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7:03
原文展示:
去年犯雪到严州,呵笔题诗曳履投。所恨决然成间阔,故兹复尔小迟留。精金美玉自有价,伯乐王良无即休。珠玉见褒犹美疢,药须瞑眩疾方瘳。
白话文翻译:
去年冒着大雪来到严州,呵气暖笔题写诗句,拖着鞋子投奔。遗憾的是,突然间变得疏远,因此这次又稍微停留了一会儿。精金美玉自然有其价值,伯乐和王良也不会轻易罢休。即使被赞誉为珠玉,也如同美疢一般,只有药到病除才能真正治愈。
注释:
- 犯雪:冒着雪。
- 呵笔:呵气暖笔,以便书写。
-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匆忙或不修边幅。
- 决然:突然。
- 间阔:疏远。
- 精金美玉: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 伯乐王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比喻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
- 珠玉: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 美疢:美好的疾病,比喻虽好但有隐患的事物。
- 瞑眩:药物的强烈反应,比喻彻底的治疗。
- 瘳:病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赵蕃在严州(今浙江建德)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才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严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才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去年犯雪到严州”,说明他曾在严州有过一段经历,而这次再次来到严州,却感到与友人的关系变得疏远,因此有所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才的珍视。诗的开头回忆了去年冒雪来到严州的情景,接着表达了因疏远而感到的遗憾。后两句用“精金美玉”和“伯乐王良”来比喻珍贵的人才和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强调了人才的价值和重要性。最后两句则通过“珠玉见褒犹美疢”和“药须瞑眩疾方瘳”的比喻,表达了即使被赞誉,也需彻底治疗才能真正治愈的深刻见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赵蕃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犯雪到严州:回忆去年冒着大雪来到严州的情景。
- 呵笔题诗曳履投:呵气暖笔题写诗句,拖着鞋子投奔,形容匆忙或不修边幅。
- 所恨决然成间阔:遗憾的是,突然间变得疏远。
- 故兹复尔小迟留:因此这次又稍微停留了一会儿。
- 精金美玉自有价: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自然有其价值。
- 伯乐王良无即休:比喻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不会轻易罢休。
- 珠玉见褒犹美疢:比喻即使被赞誉为珠玉,也如同美疢一般,虽好但有隐患。
- 药须瞑眩疾方瘳:比喻只有彻底的治疗才能真正治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精金美玉”、“伯乐王良”、“珠玉”等,用以比喻珍贵的人才和美好的事物。
- 对比:通过“去年犯雪到严州”和“所恨决然成间阔”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才的珍视。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强调了人才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即使被赞誉也需彻底治疗才能真正治愈的深刻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犯雪:冒着雪,形容艰难的旅程。
- 呵笔:呵气暖笔,形容专注的书写。
-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匆忙或不修边幅。
- 精金美玉: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 伯乐王良:比喻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
- 珠玉: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 美疢:美好的疾病,比喻虽好但有隐患的事物。
- 瞑眩:药物的强烈反应,比喻彻底的治疗。
- 瘳:病愈,比喻彻底的治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呵笔题诗曳履投”中的“呵笔”是什么意思?
A. 呵斥笔 B. 呵气暖笔 C. 呵笔写字
- “精金美玉自有价”中的“精金美玉”比喻什么?
A. 珍贵的人才 B. 珍贵的物品 C. 珍贵的宝石
- “珠玉见褒犹美疢”中的“美疢”是什么意思?
A. 美好的疾病 B. 美好的事物 C. 美好的赞誉
- “药须瞑眩疾方瘳”中的“瞑眩”是什么意思?
A. 药物的强烈反应 B. 药物的轻微反应 C. 药物的正常反应
答案:
-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寄陆子静》、《寄陆子静二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黄庭坚的《寄黄几复》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呈陆严州二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对比,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表达对友人思念和对人才珍视方面的不同手法和风格。
- 赵蕃的《呈陆严州二首》与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对比,可以比较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关注方面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和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赵蕃诗集》,赵蕃著,收录了赵蕃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赵蕃诗歌的必备书籍。
- 《宋代文学史》,程千帆著,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是了解宋代文学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