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行见梅

《晚行见梅》

时间: 2025-05-02 10:38:49

诗句

玉立空林一树梅,向人脉脉似怜才。

微波托使为媒去,一被晚风吹又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8:49

原文展示

玉立空林一树梅,向人脉脉似怜才。 微波托使为媒去,一被晚风吹又回。

白话文翻译

一株梅花玉立在空旷的林中,它脉脉含情地看着人,仿佛在怜惜有才华的人。 它轻轻地摇曳,仿佛托风作为使者去传递情意,但又被晚风吹了回来。

注释

  • 玉立:形容梅花高洁挺立。
  • 空林:空旷的林子。
  •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 怜才:怜惜有才华的人。
  • 微波:微小的波动,这里指梅花的轻轻摇曳。
  • 托使为媒:托风作为使者去传递情意。
  • 晚风:傍晚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以咏梅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傍晚时分行走在林间,见到一株梅花后有感而发。诗中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有才华之人的怜惜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和对有才华之人的怜惜。首句“玉立空林一树梅”,以“玉立”形容梅花的高洁挺立,空林则衬托出梅花的孤傲与清高。次句“向人脉脉似怜才”,用“脉脉”形容梅花的含情凝视,仿佛在怜惜有才华的人,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情感。后两句“微波托使为媒去,一被晚风吹又回”,则通过梅花的轻轻摇曳和晚风的吹拂,表达了梅花传递情意的愿望和无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立空林一树梅:以“玉立”形容梅花的高洁挺立,空林则衬托出梅花的孤傲与清高。
  2. 向人脉脉似怜才:用“脉脉”形容梅花的含情凝视,仿佛在怜惜有才华的人,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情感。
  3. 微波托使为媒去:通过梅花的轻轻摇曳,表达了梅花传递情意的愿望。
  4. 一被晚风吹又回:晚风的吹拂使得梅花传递情意的愿望受阻,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梅花赋予人的情感,如“脉脉似怜才”。
  • 比喻:用“玉立”比喻梅花的高洁挺立。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有才华之人的怜惜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立:高洁挺立的梅花。
  • 空林:空旷的林子,衬托梅花的孤傲。
  •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赋予梅花人的情感。
  • 微波:梅花的轻轻摇曳,传递情意的愿望。
  • 晚风:傍晚的风,使得梅花传递情意的愿望受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立空林一树梅”中的“玉立”形容的是什么? A. 梅花 B. 林子 C. 晚风
  2. 诗中“向人脉脉似怜才”中的“脉脉”形容的是什么? A. 梅花 B. 林子 C. 晚风
  3. 诗中“微波托使为媒去”中的“微波”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林子 C. 晚风
  4. 诗中“一被晚风吹又回”中的“晚风”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林子 C. 晚风

答案

  1. A 2. A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诗词对比

  • 赵蕃《晚行见梅》与王安石《梅花》:两者都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赋予了梅花人的情感,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强调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背景介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情久长 次吕圣求韵 情久长 寿星明 丙辰七十一岁生日集宋人词自寿 寿星明 东坡生日 寿星明·徐贞斋七十寿1925 寿星明/沁园春 寿星明 用敬渊韵寿通尹七十 寿星明 为一庸老人题苍松秋涧图,即以为寿 寿星明 寿何诗孙丈八十 寿星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撒手人寰 明轿 瓦字旁的字 一递一个 贝字旁的字 不来 全始全终 卜字旁的字 包含俊的成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否终斯泰 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舍安就危 动开头的成语 火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缓不济急 郁垒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