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31
归国遥 其二 儗花间
作者:詹安泰 〔近代〕
秋欲晚,小阁单衾眠未惯。
红瘦麝煤香篆,晓屏山四面。
露重落桐风乱,髻鬟慵不绾。
唳雁画桥东畔,别情偷泪弹。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即将结束的时节,诗人躺在小阁楼里,单薄的被褥还不习惯这样的寒冷。他感受到红色的瘦弱花朵和香气弥漫的环境,四周的山峦在晨光中显得朦胧。清晨的露水沉重,桐树的风声搅动了宁静的氛围,而他那懒散的发髻也没有整理。远处,雁声哀鸣,飞过画桥的东边,诗人因此产生了别离的愁绪,忍不住流泪。
“唳雁”常用来形容离别之情,雁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思乡和分离。诗中提到的“画桥”可能隐喻某种美好的回忆或过往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作者介绍: 詹安泰,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独到描绘而知名。他的作品通常富有情感深度,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回国时,面对着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归国遥 其二 儗花间”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秋欲晚,小阁单衾眠未惯”,描绘出一种寒冷的气氛,鲜明地体现了秋天的萧瑟。诗人以“单衾”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同时也隐喻着一种孤独感。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红瘦麝煤香篆”和“晓屏山四面”,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而又略显惆怅的氛围,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但内心的孤寂却无法被掩盖。尤其是“露重落桐风乱”,不仅描写了秋日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难以平静的情绪。
最后的“唳雁画桥东畔,别情偷泪弹”,通过雁鸣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思乡和别离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尽的愁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着思乡、孤独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单衾”指的是:
A. 双人被
B. 单薄的被子
C. 毛毯
D. 蓬松的羽绒被
“唳雁”在诗中象征着:
A. 快乐
B. 思乡与别离
C. 战争
D. 丰收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詹安泰与李商隐的作品,如《无题》,两者均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内心情感,但詹安泰更注重秋天的忧伤,而李商隐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缠绵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