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时间: 2025-04-29 23:54:25

诗句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

箫声三十六宫愁。

高处花惊风骤。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

千山浓绿未成秋。

谁见月中人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4:25

原文展示: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
箫声三十六宫愁。高处花惊风骤。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
千山浓绿未成秋。谁见月中人瘦。


白话文翻译:

在清梦中再次游历天上,古老的香气从云头飘来。
箫声在三十六宫中传来,令人感到忧愁。高处的花朵被骤然的风惊动。
旅途上的牵挂与思念始终不断,栏杆上的晚色已经开始收敛。
千山依然浓绿,尚未进入秋天。谁能看到月中那瘦弱的人影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清梦:指清幽的梦境。
  2. 古香:指古老的香气,可能指某种香料或气息。
  3. 箫声:指用箫吹奏的音乐声。
  4. 三十六宫:指古代宫殿的数目,象征着深宫。
  5. 羁情:指旅途中的思念和牵挂。
  6. 阑干:指栏杆,古时建筑的边缘。
  7. 浓绿:形容山林的绿意浓郁。
  8. 月中人:指月亮中人,可能暗指思念的人。

典故解析:

  • 蓬莱阁: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高洁与超脱。
  • 三十六宫:象征深宫,暗示宫中女子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仲明,号天海,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填词,风格清丽、婉约。其词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吴文英游览蓬莱阁时,表现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与个人的愁苦情感交织在一起。开篇的“清梦重游”展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暗示着诗人希望逃离现实的束缚。古香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仿佛梦境中的美好景象在现实中逐渐消逝。

接下来的“箫声三十六宫愁”描绘了古代宫廷的孤寂与愁苦,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悲凉。高处的花朵被风惊动,象征着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也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美好时常常遭遇意外的打击。

“客路羁情不断”一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奈与思念,展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最后两句“千山浓绿未成秋,谁见月中人瘦”则用浓绿的山色与月中人影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也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引发读者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梦重游天上”:梦境中再次回到天上,暗示想要逃离现实。
  2. “古香吹下云头”:古老的香气从天上飘落,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3. “箫声三十六宫愁”:箫声回荡在宫廷中,带来一阵愁苦。
  4. “高处花惊风骤”:高处的花被突如其来的风惊动,象征不可预知的变化。
  5. “客路羁情不断”:旅途中的思念与牵挂始终无法断绝。
  6. “阑干晚色先收”:栏杆上的晚色逐渐隐退,暗示时间的流逝。
  7. “千山浓绿未成秋”:山林的浓绿仍未进入秋天,象征生命的旺盛与无常。
  8. “谁见月中人瘦”:谁能看到月中那瘦弱的人影,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现实对比,暗示内心深处的渴望。
  • 拟人:花朵被风惊动,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思念与自然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展现出一种幽静而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清梦:象征理想与幻想。
  2. 古香:代表古老的历史与文化。
  3. 箫声: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4. 千山:代表自然的广阔与生命的变化。
  5. 月中人:象征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古香”指的是什么?

    • A. 新鲜的花香
    • B. 古老的香气
    • C. 香水的味道
    • D. 烟雾的味道
  2. 填空题: “阑干晚色先收”中的“阑干”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是/否)


答案:

  1. B. 古老的香气
  2. 栏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通过饮酒与月亮的意象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李白的豪放与吴文英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其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罗端规二首 山堂晚兴 杂兴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 其二 漫兴 玉照堂观梅二首 王倅德远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 其一 八声甘州 秋夜奉怀浙东辛帅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题郭水坚画美人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慧心灵性 孤立语 文杏 匹夫无罪 龙字旁的字 据古 顷常 溜干二净 匸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弃恶从善 里字旁的字 背惠食言 艸字旁的字 事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