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时间: 2025-05-04 03:36:43

诗句

近山气候易凉温,云为阴晴半吐吞。

草木趋新千万态,芸芸何者是归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43

原文展示: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洪咨夔 〔宋代〕

近山气候易凉温,云为阴晴半吐吞。 草木趋新千万态,芸芸何者是归根。

白话文翻译:

靠近山区的气候容易变化,时而凉爽时而温暖,云彩随着天气的阴晴而半隐半现。 草木随着季节的更新展现出千万种姿态,但众多的变化中,什么才是它们的根本归宿呢?

注释:

  • 近山气候易凉温:指靠近山区的气候变化多端,容易感受到温度的变化。
  • 云为阴晴半吐吞:形容云彩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显现时而隐藏。
  • 草木趋新千万态:指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
  • 芸芸何者是归根:芸芸众生中,什么才是最终的归宿或根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170-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湖上游玩时即兴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生命归宿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有闲暇时间游山玩水,创作诗词。洪咨夔在湖上游玩时,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引发了对生命本质和归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变化和归宿的深刻思考。首句“近山气候易凉温”描绘了山区气候的多变,而“云为阴晴半吐吞”则进一步以云彩的变化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后两句“草木趋新千万态,芸芸何者是归根”则提出了对生命本质的疑问,众多变化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归宿?这种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探索,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近山气候易凉温”描绘了山区气候的多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第二句“云为阴晴半吐吞”用云彩的变化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 第三句“草木趋新千万态”描绘了自然界中草木随着季节变化的多样性。
  • 第四句“芸芸何者是归根”提出了对生命本质和归宿的深刻疑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为阴晴半吐吞”比喻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 拟人:将云彩拟人化,形容其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变化和归宿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疑问。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云、草木、气候。
  • 云:象征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 草木:象征生命的多样性和更新。
  • 气候:象征生命环境的多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为阴晴半吐吞”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芸芸何者是归根”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无常 B. 生命的多样性 C. 生命的归宿 D. 生命的更新

答案: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苏轼的《题西林壁》、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多体现了隐逸山林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洪咨夔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疏影 残柳 疏影 莲 疏影 疏影 题方云泉○疏影庵填词图 疏影 梨花 疏影 其三 疏影 疏影 咏影 疏影 新月 疏影 题王孝廉宪成婉卿夫人拈花图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柑的词语有哪些 趴活儿 三点水的字 巳字旁的字 得心应手 乚字旁的字 超然象外 令不虚行 包含施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得荫忘身 鹅蛋石 门字框的字 梦撒寮丁 理性 香山居士 打呵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