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34
忆滇春
颗金螺贝马蹄盐,
万井高甍截画檐。
比屋弦歌春皞皞,
笼街灯火夜厌厌。
风花献媚熏青眼,
雪絮飞香点紫髯。
记得赋诗滇海上,
砚池影蘸碧鸡尖。
这首诗描绘了滇地(云南)的春天,金色的螺贝和马蹄盐,以及万家高楼的美丽轮廓。房屋里传来清脆的歌声,春意盎然,而街道上则是灯火阑珊,夜色沉沉。春风和花香使人陶醉,雪花般的香气飘散在空中,点缀着紫色的胡子。我还记得在滇海之上作诗的情景,笔随墨影,蘸着青色的砚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和人文风情,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中的美感。
创作背景: 诗作于明代,云南作为经济文化交汇之地,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春色,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文气息。
《忆滇春》是一首充满生机与乡情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云南春天的独特韵味。开头的“颗金螺贝马蹄盐”不仅描绘了滇地的特产,同时也象征着家乡的富饶与美丽。接着描述了高楼大厦之间的春意盎然,展现了繁华的景象和人们欢快的生活气息。“比屋弦歌春皞皞”,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热闹与活力。夜晚的“笼街灯火”则显得宁静而温馨,反映出夜晚城市的另一种美感。
诗中“风花献媚熏青眼”一句,蕴含着无限的春意,春风轻拂,花香四溢,令人陶醉。而“雪絮飞香点紫髯”则巧妙地将春天的花香与人的形象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最后几句“记得赋诗滇海上,砚池影蘸碧鸡尖”,不仅是对创作环境的回忆,更是对文人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故乡和诗意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的生活,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文气息,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意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螺贝”象征什么?
A. 富饶
B. 贫穷
C. 伤感
D. 荒凉
“雪絮飞香”中的“雪絮”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花香
C. 香气
D. 香雪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故乡的记忆?
A. 砚池影
B. 灯火
C. 高甍
D. 弦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