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演此宗

《寄演此宗》

时间: 2025-05-07 22:36:21

诗句

秋风起江汉,纤月在西南。

影落清滇水,凉生白石龛。

唱酬蔬笋气,梦寐葛藤谈。

未遂依禅寂,徒惭雪满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6:21

原文展示:

秋风起江汉,纤月在西南。
影落清滇水,凉生白石龛。
唱酬蔬笋气,梦寐葛藤谈。
未遂依禅寂,徒惭雪满簪。

白话文翻译:

秋风起于江汉(长江与汉江之间),纤细的月亮挂在西南的天空。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滇池水面上,凉意从白石的佛龛中生出。吟唱应酬间,仿佛品尝着蔬菜的清香,梦中却与葛藤闲聊。未能实现对禅的依恋,徒然感到羞愧,头上的簪子早已被雪覆盖。

注释:

  • 江汉: 指长江和汉江地区,秋风起处的地名。
  • 纤月: 形容月亮细腻、清澈。
  • 影落清滇水: 影子映落在清澈的滇池水面。
  • 凉生白石龛: 指凉意从白色的石头佛龛中生出。
  • 唱酬: 指吟唱诗歌进行的应酬。
  • 蔬笋气: 蔬菜和竹笋的清香气息。
  • 梦寐葛藤谈: 梦中与葛藤闲聊,象征对自然的向往。
  • 未遂依禅寂: 未能实现对禅静生活的追求。
  • 徒惭雪满簪: 指感到羞愧,头上的簪子被雪覆盖,象征年华已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禅意为主题,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秋天的感慨时,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秋风起江汉,纤月在西南",以江汉大地的秋风和西南的月亮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清新的意境。接下来的句子,"影落清滇水,凉生白石龛",通过影子和凉意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的清冷与宁静。诗人在这幅画卷中,不仅呈现了自然景色,更流露出内心的孤寂和对人生的思索。

"唱酬蔬笋气,梦寐葛藤谈",诗人通过吟唱与自然的对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应酬与繁忙,梦中与自然的交流却是对心灵的慰藉。然而,最后两句"未遂依禅寂,徒惭雪满簪"则引入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的禅意生活的惋惜。在这首诗中,平显以自然景色为载体,映射出人生的哲理,形成了内外相映的深邃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起江汉: 描述秋风在江汉地区的吹起,象征季节的变换。
  2. 纤月在西南: 西南的月亮清亮而细腻,暗示诗人的思绪飘渺。
  3. 影落清滇水: 影子映照在滇池的水面,呈现出宁静的氛围。
  4. 凉生白石龛: 凉意从白色的石龛中生出,暗示禅意和静谧。
  5. 唱酬蔬笋气: 吟唱中感受到的自然气息,象征返璞归真的生活。
  6. 梦寐葛藤谈: 梦中与自然交流,表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7. 未遂依禅寂: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未能实现,表现出内心的遗憾。
  8. 徒惭雪满簪: 头上的簪子被雪覆盖,隐喻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 “凉生白石龛”通过白石龛的凉意来象征内心的静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 诗中的“秋风”、“纤月”、“清滇水”等意象相互交融,构建了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对静谧、清新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 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暗示人生的无常。
  • 纤月: 代表清澈、纯净的内心世界,寄托对理想的追求。
  • 清滇水: 象征宁静和自然的纯净,反映诗人心灵的安宁。
  • 白石龛: 代表佛教文化中的静谧,表达对禅的向往。
  • 蔬笋气: 代表自然的清新,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纤月”指的是什么?
    • A. 大月亮
    • B. 细腻的月亮
    • C. 朦胧的月亮
    • D. 圆月
  2. “未遂依禅寂”中“未遂”指的是什么?
    • A. 成功
    • B. 追求未实现
    • C. 生活富裕
    • D. 禅意清静
  3.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 A. 繁忙的城市生活
    • B. 自然、宁静的隐逸生活
    • C. 奢华的生活
    • D. 追名逐利的生活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描述秋天山居的宁静与自然美。
  • 孟浩然《春晓》: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生机。

诗词对比:

  • 平显《寄演此宗》与王维《山居秋暝》:
    • 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平显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反思,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伤桃源薛道士 经檀道济故垒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堤上行三首 金陵五题·并序 庭竹 岁夜咏怀 浪淘沙·其四 金陵怀古 踏歌词四首·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包含颦的词语有哪些 白翁 幺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聚敛无厌 孟加拉国 滋蔓 入情入理 责革 鼠字旁的字 断脰决腹 见字旁的字 赎药 腰缠万贯 胶鬲之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