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49
江妃瑟里芰荷风,净扫痴云展碧穹。
嫩热便嗔疏小扇,斜阳酷爱弄飞虫。
九千刻里春长雨,万点红边花又空。
不是樊川珠玉句,日长淡杀个襄翁。
江边的妃子在瑟瑟的荷风中吟唱,清风拂去愚昧的云彩,展现出一片碧蓝的天空。
初夏的热气让人烦躁,轻轻摇动着小扇,斜阳下的昆虫在嬉戏。
在漫长的春雨中,花瓣上布满了雨水,红花的边缘又显得空荡荡的。
这不是樊川的珠玉句子,而是让人感到无聊的日子,让人感到寂寞的襄翁。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通俗易懂见长,往往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
《新晴读樊川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杨万里的《新晴读樊川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以“江妃琐里芰荷风”描绘出一幅富有生机的江南水乡画面,轻柔的荷风与碧蓝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初夏的烦躁,嫩热的气候使得人们需要借助小扇来驱散热气,而斜阳下的飞虫则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
然而,随着“九千刻里春长雨”的出现,诗人将气氛转向了忧伤,漫长的春雨让花瓣上的红色显得苍白无力,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孤独感。最后,诗人自问这并不是樊川的美丽诗句,反而让人感到日子过得乏味无趣,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春夏交替时节的情感波动,既有自然景象的美感,又有内心情感的细腻,体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交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哲思。
诗中“江妃”指代什么?
“九千刻里春长雨”中的“春长雨”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樊川的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