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芗林五十咏·松湖

《芗林五十咏·松湖》

时间: 2025-05-03 19:45:45

诗句

已讶松生市,更将湖入城。

如何造物者,百巧供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45

原文展示:

已讶松生市,更将湖入城。
如何造物者,百巧供先生。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惊讶于松树竟然在市区生长,更何况是湖泊竟然也能融入城中。
这真是造物者的奇妙之处,百般巧妙都是为您而设。

注释:

  • 已讶:已经感到惊讶。
  • 松生市:松树长在市区,表现出自然与城市的结合。
  • 湖入城:湖水流入城市,强调自然景观与人造环境的融合。
  • 造物者:指的是上天或自然的创造者。
  • 百巧:形容自然的种种巧妙。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造物者”可以引申为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法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语言淳朴,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松湖》是杨万里在松湖边写的诗,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城市融合的感慨,表现了他对美好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奇妙结合,突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惊叹与赞美。开头两句“已讶松生市,更将湖入城”,诗人用“已讶”来表达他对松树与湖泊在城市环境中生长的惊奇,似乎在暗示着自然的力量已超越了人类的想象。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共存,也引发了一种关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如何造物者,百巧供先生”则转向对创造者的赞美,强调了自然的巧妙与神秘。诗句中流露出对造物主的敬畏与感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崇高情感。整体而言,诗中流露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讶松生市:诗人感到惊讶,松树在城市中生长,暗示着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 更将湖入城:更令人惊叹的是,湖水也流入了城市,描绘了自然与城市的融合。
  • 如何造物者:诗人思考自然的创造者,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 百巧供先生:自然的巧妙设计是为了人类的享受与使用,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佩。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与自然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松生市”、“湖入城”的排比,加深印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造物者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 :象征宁静与和谐。
  • :代表人类文明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讶松生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愤怒
    • B. 惊讶
    • C. 悲伤
  2. “造物者”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人类
    • B. 自然或上天
    • C. 神仙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反映城市的繁忙
    • B. 赞美自然与城市的和谐
    • C. 讨论人类的历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湖心亭看雪》——白居易

诗词对比:

《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松湖》对比

  • 苏轼的诗歌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多地强调自然与人类环境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杨万里及其诗歌的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对古代诗歌风格及主题的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 题陈莲汀铣载书访友图,时余将有赣州之行。 忆旧游 题凤桥倚棹图,许太彦直振身为陈珊葆校书作。 忆旧游 上巳日霁,青叔招同屠修伯、郁馥塘集小竹林园修禊。 忆旧游 忆旧游 捡废札,得舅氏一刺,背书寓李铁拐斜街广元栈九字。栗娘夫人手笔也 忆旧游 江南春尽,夜闻鹃声,感赋 忆旧游 远士表弟书至,并寄新词。两月后灯下作报札竟,更赋此词,兼询不为 忆旧游(雨中海棠) 忆旧游 忆旧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箕帚之使 攴字旁的字 志同气和 贪心不足 包含皋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衣字旁的字 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哈诺 道合志同 移丘换段 韦字旁的字 表报 出途 熏胥 糹字旁的字 悲喜交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