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10
开莺
作者: 刘过 〔宋代〕
东风扶日上共枝,
恰恰幽禽弄暖时。
百啭忽惊春梦破,
间关石上话相思。
春风轻轻地把阳光送到树梢,正是那幽静的小鸟在温暖的时光中欢快地鸣叫。那一声声的啼鸣,突然惊醒了人们的春梦,石头旁的细语也变成了思念的倾诉。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春梦”常用来象征人们对春天的梦幻期待,而“相思”则是传统文学中的常见主题,尤其在古代诗词中频繁出现,传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刘过,字季和,号节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诗词常常流露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思念。
《开莺》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
《开莺》是一首描写春天与思念之情的诗。诗人通过“东风扶日”与“幽禽弄暖时”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动的春日图景。春风轻抚,阳光明媚,自然界的声音也变得愈加悦耳,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绪。
“百啭忽惊春梦破”,则通过鸟儿的啼鸣,象征着梦境的破碎和现实的唤醒。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仿佛春天的宁静被打破,诗人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中的思念。“间关石上话相思”则将这种思念的情感具象化,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同时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刘过成功地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思念之情紧密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对爱人思念的情感。在春日的温暖中,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恰恰幽禽弄暖时”中的“恰恰”表示什么?
A. 过于
B. 正好
C. 不够
诗中提到的“百啭”指的是什么?
A. 诗篇
B. 鸟鸣
C. 山水
刘过的《开莺》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但刘过侧重于对春日气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思念的交织,而白居易则将春草作为离别的象征,表达对友人的怀念,风格各有千秋,情感表达的手法与层次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