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0:18
《闻蝉思南郑》
作者:陆游 〔宋代〕
昔在南郑时,送客褎谷口,
金羁叱拨驹,玉碗蒲萄酒。
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
回鞭指秦中,所惧壮心负。
人生岂易料,蹭蹬十年后,
蝉声怳如昔,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
岂无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在南郑的时候,我送别客人于褎谷口,
金色的马缰绳拉着飞奔的骏马,
酒杯里盛着美味的葡萄酒。
醉归时涉过波荡的水面,
高柳上蝉鸣声声,
我回头指向秦中,心中却惧怕壮志未酬。
人生真是难以预料,十年蹉跎过后,
蝉鸣依然如昔,而我已白发苍苍。
逆境和胡人已具备,国家沦陷已久。
难道没有年轻的好汉,共同来争取印可如斗!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醉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动荡之中,他的诗歌常带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感。
《闻蝉思南郑》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大量的战乱与时局变迁后,依然怀念青春岁月与南郑的宁静生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往昔的追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国家沦陷的深切忧虑。
《闻蝉思南郑》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歌,通过对蝉声的描绘,激起了诗人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诗中,陆游以送别友人的场景为引子,描绘了南郑的美丽与宁静,展现了他与友人共饮的欢愉时光。随之而来的,是对岁月流逝的惆怅,十年间,经历了风风雨雨,心中的壮志未能成就,白发苍苍的他不禁感慨:“人生岂易料”。
在诗中,蝉声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逝去。尽管蝉鸣依旧,但自己却已是白发,显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此外,诗中提到的“逆胡亡形具”,则是对国家沦陷的深切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陆游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时代感的抒情诗。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思绪万千,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南郑”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蝉声怳如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逆胡亡形具”中的“逆胡”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