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4:27
燕居不日拟灵台,惟有依庸尚未恢。千古同心应不少,但能继往自开来。
我在这个简陋的居所待了不久,心中却早已想起那灵台(即古代的祭祀场所),可惜依旧是毫无生气。千年来同心协力的人应该不少,只要能够继承过去的精神,自己再开创出新的局面。
秦镛,明代诗人,字子文,号石舫,晚号蓬莱山人,擅长诗文,作品常以抒情见长。他的诗风多体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先贤的敬仰,体现了明代知识分子的情怀和责任感。
这首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对此感到焦虑与无奈,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崇敬以及对现状的不满,呼唤人们能够继承先辈的精神,开创新的未来。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思想上却深刻而耐人寻味。开头的“燕居不日”让人感受到一种安静的自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思。接着“惟有依庸尚未恢”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对当下环境的无奈与失望。这里的“依庸”既可以理解为对旧事物的依赖,也揭示了对创新与变革的渴望。
而后两句“千古同心应不少,但能继往自开来”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发出感叹,古往今来的志同道合者必然不少,但真正能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人却不多。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一种激励与希望,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去开创新的局面,以对得起历史的厚重。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发展的思考与责任感,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现实意义。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历史的继承与创新,表明诗人对传统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先贤的精神,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燕居不日”中的“燕居”指什么?
本诗中提到的“灵台”象征什么?
“千古同心应不少”所表达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