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3
《水龙吟 其一 癸丑江西持宪自寿》
作者: 李昴英 〔宋代〕
唱恭初意如何,朅来五十三年矣。
犁锄颇熟,诗书粗解,簪绅聊耳。
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
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
最癖登山临水。
又何心蜗名蝇利。
俗缘未了,强教肉食,何曾知味。
无事微吟,会心微笑,逢场微醉。
把日生只恁安排,领取百十二岁。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反思。五十三年的人生经历让我反思起当初的理想和志向。虽然我对农事有些了解,对诗书也略有涉猎,但我仍然只是个普通人,心中有些愚笨,却不愿意被世俗的名利所牵绊。秋天来临,菊花初开,我在风霜中淡淡地对视着这些景物。我的爱好是登山和临水,心中不愿追求名利。人世间的牵绊让我不得不吃肉,然而我又从未真正体会到其味道。无事时我轻声吟唱,心中微笑,偶尔喝酒,享受生活。我的日子就这样随意安排,期望能活到百岁以上。
李昴英(1070-1126),字光宇,号麟趾,晚号陶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倾向于表达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这首词作于作者五十三岁时,正值人生的中年阶段,面对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李昴英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表现对于名与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珍惜。
《水龙吟 其一 癸丑江西持宪自寿》是李昴英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有对世俗的批判。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五十三年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开篇“唱恭初意如何,朅来五十三年矣”,引入了对初志的追忆,五十三年如白驹过隙,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惋惜。接下来,李昴英描述了自己对农业和文学的热爱,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用“犁锄颇熟,诗书粗解”来表明自己对生活的适应与对知识的渴求,展现了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
“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这句通过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无所谓,李昴英将自己比作愚笨的柴禾,显示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暗示了他在逆境中的坚持与高雅。
整首词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超然,李昴英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在吟唱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他的情感真挚而深邃,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充分体现了宋词的哲理内涵与艺术魅力。
整首词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与长寿的哲学思考。
李昴英在诗中对名利的态度是怎样的?
“犁锄颇熟,诗书粗解”中,作者想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菊”,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