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雁

《新雁》

时间: 2025-05-03 17:26:17

诗句

来宾何太早,嘹呖过南楼。

数点乍离塞。

一声初报秋。

行行惊客眼,字字写乡愁。

仗节人何在,帛书能寄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6:17

原文展示:

新雁 黄庚 〔宋代〕 来宾何太早,嘹呖过南楼。数点乍离塞,一声初报秋。行行惊客眼,字字写乡愁。仗节人何在,帛书能寄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新来的雁群为何如此早地到来,它们嘹亮的叫声穿过南楼。几只雁鸟刚刚离开边塞,一声雁鸣宣告秋天的开始。它们飞行的姿态让旅人感到惊讶,每一声鸣叫都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手持符节的人现在何处,能否通过帛书传递消息呢?

注释:

  • 嘹呖:形容雁叫声清亮而悠长。
  • 南楼:指南面的楼阁。
  • 仗节:手持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之物,此处可能指使者或远行之人。
  • 帛书:用帛(一种丝织品)写的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乡愁和对远方的思念,风格含蓄而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秋天,诗人看到新来的雁群,触景生情,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同时可能也在期待远方消息的到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雁的到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消息的渴望。诗中“嘹呖过南楼”一句,以雁声为媒介,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秋日氛围。“字字写乡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最后两句则通过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盼,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宾何太早”:诗人惊讶于雁群的到来如此早,暗示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时间的感慨。
  • “嘹呖过南楼”:雁声清亮,穿过南楼,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氛围。
  • “数点乍离塞”:几只雁鸟刚刚离开边塞,描绘了雁群的动态。
  • “一声初报秋”:雁鸣宣告秋天的开始,将雁声与季节变化联系起来。
  • “行行惊客眼”:雁群飞行的姿态让旅人感到惊讶,可能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旅人身份。
  • “字字写乡愁”:每一声雁鸣都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 “仗节人何在”:询问手持符节的人现在何处,可能指使者或远行之人。
  • “帛书能寄不”:能否通过帛书传递消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雁群拟人化,如“字字写乡愁”,赋予雁鸣以人的情感。
  • 比喻:通过雁声比喻秋天的到来,如“一声初报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消息的渴望。通过描绘新雁的到来和雁声的清亮,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情的秋日氛围。

意象分析:

  • 雁群: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远方的消息,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雁声:清亮的雁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是诗人乡愁的载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嘹呖过南楼”中的“嘹呖”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鸟鸣 B. 雁叫 C. 风声
  2. 诗中“字字写乡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乡愁 C. 愤怒
  3. 诗中“仗节人何在”中的“仗节”可能指的是什么? A. 手持符节的人 B. 战士 C. 官员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庚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加宁静淡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宋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元章春风三绝 悼潘权仲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 类试院放榜众论以得士为庆作古诗一章呈详定 晚春有感 辨毕方 癸本中冬四日江行 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 二月十七日马上 寄题李监酒不俗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月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八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包含绋的词语有哪些 上巾 唧唧喳喳 亲洽 质疑问难 危急存亡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忙投急趁 堪结尾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国是 走之旁的字 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合二为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