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元夕二首

《元夕二首》

时间: 2025-04-26 18:34:45

诗句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45

原文展示:

元夕二首
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白话文翻译:

故乡的今夜是元宵节,我独自坐在偏远的村落中感到寂寥。
幸好有遗留下来的经文可以相伴,庆幸没有车马来邀请我。
春天还在草阁上,梅花先行绽放,月光照满空庭,雪尚未融化。
堂上花灯汇集,重重的门阀应该会想起我这个身处遥远的人。
去年今天我在燕台上卧卧,午夜铜鼓声隐约如雷。
月光映照在园楼,灯影显得幽暗,风将马蹄声传来。
在荒凉的万里之外频频回首,羌笛声在三更时分徒自哀伤。
我仍记得昔日的欢乐,孝皇曾为两宫开设盛宴。

注释:

  • 元宵:元宵节,又称灯节,农历正月十五,象征团圆和欢乐。
  • 蛮村:偏远的村落,指诗人身处的乡村环境。
  • 遗经:指留下来的书籍或经典,可以作为精神寄托。
  • 草阁:小型的草屋,象征着朴素的生活。
  • 铜鼓:古代乐器,常用于庆祝或仪式。
  • 羌笛:羌族的传统乐器,常用来表达思乡或哀愁之情。

典故解析:

  • 孝皇:指明代的皇帝,诗中提及他为两宫开设盛宴,反映出当时的繁华与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守仁(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因其哲学思想“心学”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哲学思考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于元宵佳节,王守仁身处蛮村,感受到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表达了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起首两句,诗人以故乡的元宵节为切入点,借景抒情,表达了节日的欢愉与自己身处蛮村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通过“遗经”表达了对文化的依赖与珍视,暗示在孤独中也能寻找到精神的慰藉。

后面的几句则通过春梅、明月、花灯等意象,描绘出元宵夜的美丽景象,但诗人却感到身在重门之内,心与外界的隔阂。从“去年今日卧燕台”的回忆中,诗人更是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突显出一种深切的时光流逝感。最后,诗人以羌笛自哀结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欢乐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深沉的思乡情怀与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园今夕是元宵:表达了诗人在元宵节时对故乡的思念。
  2. 独向蛮村坐寂寥:身处偏远乡村,感到孤独。
  3. 赖有遗经堪作伴:有书籍可以陪伴,寄托情感。
  4. 喜无车马过相邀:庆幸没有外人打扰,保持宁静。
  5. 春还草阁梅先动:春天来临,梅花先开,象征新的开始。
  6. 月满虚庭雪未消:月光照耀庭院,雪尚未融化,描绘静谧的夜晚。
  7. 堂上花灯诸第集:灯光汇聚,暗示节日的热闹。
  8. 重闱应念一身遥:身处重门之内,心与外界隔绝,感到孤独。
  9. 去年今日卧燕台:回忆起去年的元宵节,感慨时光流逝。
  10. 铜鼓中宵隐地雷:夜晚的铜鼓声如雷,象征着节日的热闹。
  11. 月傍苑楼灯影暗:月光与灯影交错,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12. 风传阁道马蹄回:风中传来马蹄声,暗示远方的归人。
  13. 炎荒万里频回首:身处荒凉之地,不禁回首往事。
  14. 羌笛三更谩自哀:羌笛声在夜深时分徒自哀伤,表达孤独的情感。
  15. 尚忆先朝多乐事:回忆往昔的快乐时光,感慨如梦似幻。
  16. 孝皇曾为两宫开:提及故朝盛事,反映历史的沧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比孤寂与热闹,表达内心的孤独。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孤独的感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文化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故园:象征着归属与温暖。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春天的希望。
  • 花灯:象征着节日的喜庆与团圆。
  • 羌笛:象征着思乡与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宵节又称为?

    • A. 中秋节
    • B. 春节
    • C. 灯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提到的“蛮村”指的是?

    • A. 繁华的城市
    • B. 偏远的乡村
    • C. 大山深处
    • D. 海边小镇
  3. 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主要体现在?

    • A. 对节日的欢乐
    • B. 对孤独的体验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夜》 by 杜甫
  • 《鹊桥仙·纤云弄巧》 by 秦观

诗词对比: 杜甫的《元宵夜》同样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但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王守仁则在热闹中感受到孤独,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阳明全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留别蹇道士拱辰 山坡陀行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 和陶饮酒二十首 夫人阁四首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 满庭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垂开头的成语 昧地谩天 流开头的成语 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钱局 鲜蹦活跳 兀字旁的字 游席过座 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肤公 游戏三昧 疋字旁的字 老皇历 卖韵 选蠕 噬脐莫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