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56
《喜雨》
作者:贺铸
终春久旱暵,涉夏俄溽暑。
垢汗浼衣襟,梅津蒸柱础。
黄霾闭赤景,测候错辰午。
沙燕逐风鸢,翻飞遡来雨。
纷纷白羽箭,齐发万牛弩。
落瓦复鸣阶,浮沤如沸煮。
崇朝已沛浃,枯渴顿清愈。
田父喜过从,迎门好相语。
蚕桑薄可具,豚酒与笔鼓。
择吉谢丛祠,巫娘罢狂舞。
晨炊饱丁壮,庇笠耕舄卤。
少缓麦租期,庶将秋稼补。
输入太仓中,蕃肥任黄鼠。
整整一个春天干旱,到了夏天突然炎热。
满身是汗,湿透了衣襟,梅树下的蒸汽蒸腾着地面。
黄沙迷蒙遮住了阳光,天气预报出现了错误。
沙燕在风中追逐着风筝,翻飞着迎来雨水。
纷纷扬扬的雨滴像白羽箭,齐齐射出如同万牛的弩箭。
雨水落下,瓦片发出声响,水泡像沸水一样翻滚。
清晨的雨水已经浸透,干渴的感觉顿时消失。
田里的农夫高兴地走来,迎门和人们谈笑。
蚕和桑树都已经成熟,猪酒和鼓声齐鸣。
选择个好日子去祭祀,巫婆停止了疯狂的舞蹈。
早晨的饭菜已经煮好,庇护下的农夫耕作。
缓一缓麦子的租期,希望能补上秋天的收成。
把粮食放进仓库里,丰收的快乐任凭黄鼠来吃。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10年),字仲明,号秋水,北宋时期的词人。贺铸在词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蕴含深意。
创作背景
《喜雨》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值农耕社会,农民的生活与天气息息相关。诗中描绘了春夏之交旱情严重后,久盼的雨水终于降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喜,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与对丰收的渴望。
《喜雨》通过描绘春末夏初的旱情与雨水的降临,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感激与欢喜。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生活的紧密联系。开头几句描绘了旱情的严重,炎热难耐,衣衫湿透,营造了一种急迫的氛围。接着,雨水的降临犹如天降甘霖,带来了生机,诗人用“纷纷白羽箭”形象地描绘了雨滴的纷纷落下,生动而形象。
诗中描绘的农民喜悦的情景深刻体现了社会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反应,田父的欢笑、祭祀的仪式、丰收的希望,都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的最后几句更是渗透了对未来的期待,缓租、补秋稼的描述,体现了勤劳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夏之交干旱与雨水降临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与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传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与感激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喜雨》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纷纷白羽箭”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雨水的降临同样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但杜甫更注重表现雨水与春天的关系,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而贺铸的《喜雨》则更侧重于展示农民的欢喜与自然的互动,情感更加直接和生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