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2:10
答陈琯修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陈氏源流远,吾犹及纪群。
昔惟知伯氏,今又识郎君。
后学尊师友,先贤贱艺文。
沧洲书册在,努力缉前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家渊源的赞叹,虽然他自认为与这个家族的关系尚浅,但仍然在努力追寻和学习。以前只知道伯氏,现在又认识了郎君(陈琯)。他尊重后来的学者和师友,而对老一辈的艺术文才则显得有些轻视。虽然沧洲的书籍依然存在,但他仍然在努力收集和整理这些前人的智慧。
刘克庄,字文卿,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也会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刘克庄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是在与陈琯的交往中写下的,诗人通过对陈氏家族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对师友的尊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学习和传承文化的重视。
《答陈琯修职》是一首典雅而深邃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陈琯的尊重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诗的开头以“陈氏源流远”引入,强调了陈家悠久的历史,接着通过“吾犹及纪群”表达了自己与这个家族关系的微弱,却又充满自豪感。这种微妙的情感设定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忆起自己从只知伯氏到如今认识郎君的过程,体现了人际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后学尊师友,先贤贱艺文”,则表明了诗人对后辈学者的尊重,同时也对古代文人的成就表现出一丝轻视,反映了他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复杂态度。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沧洲书册在”,表达了对历史文献的珍视和对前人智慧的追求,体现出诗人努力汲取知识、理解传统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看,《答陈琯修职》不仅是一首对友人的答诗,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反思,展现出了诗人对历史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新知识的渴求,表达了诗人对人际交往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陈琯的赞美,展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前人智慧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诗中提到的“陈氏源流远”是指什么?
诗人对先贤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沧洲书册”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