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即事

《即事》

时间: 2025-08-02 00:48:56

诗句

遥忆江南景,寒梅冬著花。

上元柑饱壳,谷雨茗收芽。

此日闻边雁,回风带暮鸦。

归山不轻出,净寂似僧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48:56

原文展示:

遥忆江南景,寒梅冬著花。
上元柑饱壳,谷雨茗收芽。
此日闻边雁,回风带暮鸦。
归山不轻出,净寂似僧家。


白话文翻译:

遥远地回忆江南的美景,寒梅在冬天绽放花朵。元宵节时,柑橘果实饱满,谷雨时节茶芽开始发芽。今天听见边境的雁鸣,春风送来黄昏时的乌鸦叫声。归隐山中不轻易出门,环境宁静得像个僧人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遥忆: 远远地怀念。
  • 江南: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风景秀丽。
  • 寒梅: 冬天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
  • 上元: 指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柑饱壳: 柑橘果实饱满,果壳厚实。
  • 谷雨: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4月20日左右,此时适合种植茶叶。
  • 回风: 春天的风,带来温暖。
  • 暮鸦: 黄昏时分归巢的乌鸦,象征归属感。
  • 归山不轻出: 隐居在山中,不轻易外出。
  • 净寂: 安静而清净,形容环境宁静。
  • 僧家: 僧人的住处,通常宁静而简朴。

典故解析:

  • 梅花: 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常用以表现孤傲的气质。
  • 元宵: 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欢乐。
  • 谷雨: 反映农事和自然变化,传统上与茶叶的生长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显,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萧显隐居山林时期,反映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深思。诗中描绘的自然场景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即事》通过对江南景色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及隐居生活的热爱。首句“遥忆江南景”便引出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接下来的“寒梅冬著花”则描绘了冬日梅花的生机,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上元柑饱壳,谷雨茗收芽”中,诗人用节气的变化彰显了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脉动,柑橘和茶芽的成熟象征着丰收与希望,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随后一句“此日闻边雁,回风带暮鸦”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交融,呈现了春日的生动景象,描绘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图景。

最后两句“归山不轻出,净寂似僧家”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的渴求,仿佛在告诫读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全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遥忆江南景: 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怀念。
  2. 寒梅冬著花: 描绘了在寒冷冬季中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3. 上元柑饱壳: 形象地展现了元宵时节丰收的喜悦。
  4. 谷雨茗收芽: 诗人用自然节气的变化来象征生命的再生。
  5. 此日闻边雁: 听到远方的雁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6. 回风带暮鸦: 黄昏时分的宁静,带来归属感。
  7. 归山不轻出: 诗人选择隐居,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8. 净寂似僧家: 形容环境的清净,似乎只有僧人所居住的地方。

修辞手法:

  • 对仗: “寒梅冬著花”和“上元柑饱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运用梅花、柑橘、茶芽等意象,展现四季变化与人情冷暖。
  • 比喻: “净寂似僧家”将宁静的环境比作僧人的居所,突出内心的平和。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梅: 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不屈的精神。
  • : 象征丰收与幸福,体现生活的美好。
  • 茶芽: 代表新生与希望,暗示生活的继续。
  • : 传递归属感与自由。
  • : 代表黄昏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 A. 寒梅
    B. 雁鸣
    C. 雪花
    D. 茶芽

  2. “归山不轻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热闹的城市生活
    B. 隐居的宁静生活
    C. 旅行的冒险生活
    D. 商业的繁忙生活

  3. “净寂似僧家”中的“僧家”指的是? A. 繁华的市场
    B. 安静的寺庙
    C. 热闹的宴会
    D. 忙碌的城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都有对故土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即事》则结合自然景色与隐居生活的思考。
  • 《山居秋暝》: 也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注重秋天的静谧氛围。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作者: 张三
  • 《诗词鉴赏指南》,作者: 李四
  • 《中国古诗词选》,编者: 王五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 其一 仲冬二日还自谷川道中两绝 梭榈 又答孙正叔 和黄宰招饮 舟中望南山次及甫韵 俞成大送新芋 朝中措(送同官满归) 送杜阳安奉亲还蜀 其二 岁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出洁 踨地籥天 胁肩谄笑 课艺 淘沙取金 穷形尽相 爱杀 双人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改柱张弦 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骄佚奢淫 牛字旁的字 年湮代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