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荅文伯二首 其一

《荅文伯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7:50:37

诗句

老情无赖畏虚劳,已绝朱弦又一操。

閒事每来知酒圣,浮生欲去愧僧高。

息心钟鼎休看镜,安枕茅茨不梦刀。

遥羡郭西王处士,道傍羸马咏风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37

原文展示

老情无赖畏虚劳,已绝朱弦又一操。
閒事每来知酒圣,浮生欲去愧僧高。
息心钟鼎休看镜,安枕茅茨不梦刀。
遥羡郭西王处士,道傍羸马咏风骚。

白话文翻译

老年的感情虽无奈,却不再畏惧虚耗的劳作;
已经放弃了弹奏朱弦,又开始了另一种抚琴。
闲事每当来临时,知晓酒神的伟大,
浮生欲去让我感到愧疚于高洁的僧侣。
息心宁静,休要照镜子,
安枕于茅草屋,不再梦见刀剑。
遥远羡慕郭西的王处士,
在路边羸弱的马儿上吟咏风骚。

注释

  • 老情:指年老时的情感,带有无奈的意味。
  • 朱弦:古代乐器,象征着音乐和文人雅趣。
  • 酒圣:指的可能是李白等酒豪,表达对酒的崇敬。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带有无常的意味。
  • 僧高:指高洁的僧侣,象征超脱世俗。
  • 钟鼎:象征富贵和权势,通常与荣华富贵相关。
  • 茅茨:茅草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 郭西王处士:指古代隐士,象征高洁的生活态度。
  • 羸马:指瘦弱的马,可能象征贫困或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边元鼎,金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格多为清新自然,善于表现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社会背景上,金朝时期虽有繁荣,但同时也伴随着动荡,诗人通过诗歌传达对世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荅文伯二首 其一》展现了边元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老年生活的感悟。首联“老情无赖畏虚劳”,开篇即直面老年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诗人虽然感慨老去,但不再惧怕虚度光阴,反而选择放下过往,投入新的生活中去。

“閒事每来知酒圣”,这一句表达了对生活中闲暇时光的珍惜,酒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放松和享受。接下来的“浮生欲去愧僧高”,则勾勒出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尽管他仍在浮世中挣扎,但内心却渴望超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息心钟鼎休看镜,安枕茅茨不梦刀。”这两句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安宁与自我反省,诗人选择逃离名利的纷扰,回归简朴的生活,体现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最后,诗人以“遥羡郭西王处士”作结,进一步强调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羸弱的马儿在路旁吟咏,象征着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示了边元鼎对老年生活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情无赖畏虚劳:指年老时的感情无可奈何,但已不再害怕虚度光阴。
  • 已绝朱弦又一操:放弃了过往的生活,开始新的追求。
  • 閒事每来知酒圣:在闲暇中体会到酒的乐趣,感受到酒神的存在。
  • 浮生欲去愧僧高:短暂的生命让我愧疚于高洁的僧侣们。
  • 息心钟鼎休看镜:安静心境,不再关注世俗的荣华。
  • 安枕茅茨不梦刀:在茅草屋中安眠,不再梦见刀剑的厮杀。
  • 遥羡郭西王处士:向往隐士的生活,追求高洁的理想。
  • 道傍羸马咏风骚:在路边的瘦马吟咏,象征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虚劳与高洁、繁华与简朴进行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 意象:使用“朱弦”、“酒圣”、“钟鼎”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 象征:羸马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茅草屋则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反思个人生命的同时,也展现出对自然与隐逸的追求,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弦:象征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 酒圣:代表陶渊明式的洒脱生活。
  • 钟鼎:象征世俗的名利与权势。
  • 茅茨:象征简朴与安宁的生活环境。
  • 羸马:象征自由、自然与诗意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酒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 D. 白居易
  2. 诗中“老情无赖畏虚劳”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老年的恐惧
    • B. 对虚度光阴的恐惧
    • C. 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 D. 对艺术的追求
  3. “遥羡郭西王处士”中的“处士”通常指什么样的人?

    • A. 贫困者
    • B. 隐士
    • C. 官员
    • D. 学者

答案

  1. A. 李白
  2. C. 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3. B. 隐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山水田园的诗意生活。

诗词对比

  • 边元鼎的《荅文伯二首 其一》和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对酒的歌颂,但边元鼎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纵情。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边元鼎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自古清胜地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三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 水调歌头 送少兰弟谒选赴都 水调歌头(武昌南楼落成,次王漕韵) 水调歌头·抚景几今古 水调歌头(寿赵茶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砥节守公 时绥 白虹贯日 鬥字旁的字 赐茅授土 柔肠粉泪 戎章 证龟成鳖 道同契合 二年生 一波万波 熊开头的成语 里字旁的字 鞭开头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