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37
老情无赖畏虚劳,已绝朱弦又一操。
閒事每来知酒圣,浮生欲去愧僧高。
息心钟鼎休看镜,安枕茅茨不梦刀。
遥羡郭西王处士,道傍羸马咏风骚。
老年的感情虽无奈,却不再畏惧虚耗的劳作;
已经放弃了弹奏朱弦,又开始了另一种抚琴。
闲事每当来临时,知晓酒神的伟大,
浮生欲去让我感到愧疚于高洁的僧侣。
息心宁静,休要照镜子,
安枕于茅草屋,不再梦见刀剑。
遥远羡慕郭西的王处士,
在路边羸弱的马儿上吟咏风骚。
边元鼎,金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格多为清新自然,善于表现内心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社会背景上,金朝时期虽有繁荣,但同时也伴随着动荡,诗人通过诗歌传达对世事的思考。
《荅文伯二首 其一》展现了边元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老年生活的感悟。首联“老情无赖畏虚劳”,开篇即直面老年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诗人虽然感慨老去,但不再惧怕虚度光阴,反而选择放下过往,投入新的生活中去。
“閒事每来知酒圣”,这一句表达了对生活中闲暇时光的珍惜,酒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放松和享受。接下来的“浮生欲去愧僧高”,则勾勒出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尽管他仍在浮世中挣扎,但内心却渴望超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息心钟鼎休看镜,安枕茅茨不梦刀。”这两句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安宁与自我反省,诗人选择逃离名利的纷扰,回归简朴的生活,体现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最后,诗人以“遥羡郭西王处士”作结,进一步强调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羸弱的马儿在路旁吟咏,象征着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示了边元鼎对老年生活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反思个人生命的同时,也展现出对自然与隐逸的追求,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诗中提到的“酒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老情无赖畏虚劳”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遥羡郭西王处士”中的“处士”通常指什么样的人?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