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6:44
原文展示: 秋夜 黄超然 〔宋代〕 秋近园林风露凉,虫声无数出颓墙。 前朝旧事过如梦,不抵清秋一夜长。
白话文翻译: 秋天临近,园林中风露带来凉意,无数虫声从破败的墙中传出。 前朝的往事如同梦境般逝去,却比不上这清秋一夜的漫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超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此诗创作于秋季,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发对过去历史的回忆和感慨。诗中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时间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园林中的风露和虫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中的“颓墙”象征着历史的破败和消逝,而“虫声无数”则增添了夜的寂静和生命的微弱。后两句通过对前朝旧事的比喻,表达了历史如梦的感慨,同时强调了清秋一夜的漫长,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诗中的“颓墙”和“虫声”象征着历史的破败和生命的微弱,而“如梦”的比喻则强调了历史的虚幻和不可捉摸。最后一句通过对比清秋一夜的漫长,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颓墙”象征什么? A. 历史的破败 B. 建筑的损坏 C. 自然的景观 D. 城市的废墟
诗中的“如梦”比喻什么? A. 现实的虚幻 B. 历史的虚幻 C. 梦境的真实 D. 时间的流逝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时间的无情 B. 历史的漫长 C. 秋夜的美丽 D. 人生的快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