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泛汴寄清侄

《泛汴寄清侄》

时间: 2025-04-27 14:53:13

诗句

莫咤别愁关老鬓,且论幽讨入奇怀。

忽思白鱼淮海去,付与清秋鸿雁来。

不为督邮聊转柁,要呼从事试登台。

老夫正想西风笛,江北江南安在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13

原文展示:

泛汴寄清侄 吴则礼 〔宋代〕

莫咤别愁关老鬓,且论幽讨入奇怀。 忽思白鱼淮海去,付与清秋鸿雁来。 不为督邮聊转柁,要呼从事试登台。 老夫正想西风笛,江北江南安在哉。

白话文翻译:

不要为离别的忧愁困扰着老去的鬓发,且让我们深入探讨那些奇妙的情怀。 忽然间想起了白鱼在淮海间游弋,将这份思念托付给清秋时节南飞的鸿雁。 不是为了逃避督邮的职责而暂时改变航向,而是要呼唤同僚一同尝试登上高台。 我正思念着西风中悠扬的笛声,江北江南的景色如今又在哪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咤:不要惊讶或感叹。
  • 别愁:离别的忧愁。
  • 关老鬓:触及或影响老去的鬓发。
  • 幽讨:深入探讨。
  • 奇怀:奇妙的情怀。
  • 白鱼:一种鱼,此处可能指具体的景象或回忆。
  • 淮海:指淮河流域和东海地区。
  • 付与:托付给。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鸿雁:南飞的雁群,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思念。
  • 督邮:古代官职,负责督察邮驿。
  • 转柁:改变航向。
  • 从事:同僚或下属。
  • 登台:登上高台,可能指观赏风景或进行某种活动。
  • 西风笛:西风中吹奏的笛声,常用来表达思乡或怀旧之情。
  • 江北江南:指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

典故解析:

  • 鸿雁传书:古代有鸿雁传书的典故,比喻传递书信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吴则礼在泛舟汴河时,思念远方的侄子而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愁别绪为起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莫咤别愁关老鬓”一句,既表达了对离愁的淡然态度,又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忽思白鱼淮海去,付与清秋鸿雁来”则通过对白鱼和鸿雁的描绘,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后两句通过对登台和西风笛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咤别愁关老鬓”:不要为离别的忧愁困扰着老去的鬓发,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淡然态度。
  2. “且论幽讨入奇怀”:且让我们深入探讨那些奇妙的情怀,引出下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3. “忽思白鱼淮海去”:忽然间想起了白鱼在淮海间游弋,通过对白鱼的描绘,寄托了对往事的回忆。
  4. “付与清秋鸿雁来”:将这份思念托付给清秋时节南飞的鸿雁,通过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5. “不为督邮聊转柁”:不是为了逃避督邮的职责而暂时改变航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6. “要呼从事试登台”:而是要呼唤同僚一同尝试登上高台,通过对登台的想象,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7. “老夫正想西风笛”:我正思念着西风中悠扬的笛声,通过对西风笛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8. “江北江南安在哉”:江北江南的景色如今又在哪里呢?通过对江北江南的想象,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付与清秋鸿雁来”中的鸿雁比喻书信或思念。
  • 拟人:如“忽思白鱼淮海去”中的白鱼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仗:如“莫咤别愁关老鬓,且论幽讨入奇怀”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离愁的淡然态度,又有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鱼:象征着往事的回忆和美好的时光。
  • 鸿雁:象征着书信和思念。
  • 西风笛:象征着思乡和怀旧之情。
  • 江北江南: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远方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付与清秋鸿雁来”中的鸿雁象征着什么? A. 书信 B. 思念 C. 自由 D. 远方
  2. 诗中“老夫正想西风笛”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思乡 B. 怀旧 C. 感慨 D. 向往
  3. 诗中“莫咤别愁关老鬓”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什么态度? A. 淡然 B. 忧愁 C. 感慨 D. 无奈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吴则礼《泛汴寄清侄》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吴则礼的诗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远方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吴则礼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离怨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哭赵信庵 哭赵信庵 哭秋崖先生 哭秋崖先生 哭秋崖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含细入 征旆 片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山头说到菁底 国色天姿 破睡 弋字旁的字 蠢然 九垓八埏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淡结尾的成语 历世摩钝 骨字旁的字 包含留的成语 草字头的字 蟹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