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步

《晚步》

时间: 2025-05-04 03:36:43

诗句

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

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

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

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43

原文展示:

晚步 吴则礼 〔宋代〕

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 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 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 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树林在斜阳的映照下,隐约传来稀疏的钟声。 疲惫中休息,身边有一块孤独的石头,扶着衰老的身体,怜惜手中的短杖。 垂柳在温暖的春风中自然地绿了,春天的活动却显得老态龙钟,懒洋洋的。 正当我独自思考着余晖下的影子时,忽然与一只幽静的鸟儿相遇。

注释:

  • 暮林:傍晚的树林。
  • 斜日:斜阳,指傍晚的太阳。
  • 隐隐:隐约,不明显。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息惫:休息以缓解疲劳。
  • 孤石:孤独的石头。
  • 扶衰:支撑衰老的身体。
  • 短筇:短杖,筇是一种竹子,常用来制作手杖。
  • 垂杨:垂柳。
  • 暖自绿:在温暖的春风中自然地变绿。
  • 春事:春天的活动或景象。
  • 老浑慵:显得老态龙钟,懒洋洋的。
  • 正念:正在思考。
  • 余影:余晖下的影子。
  • 幽鸟:幽静的鸟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傍晚散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天的傍晚,作者散步时所见所感而作。通过对暮色、钟声、孤石、垂杨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傍晚散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中“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悠远,斜阳下的树林和隐约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孤石和短筇成为作者情感的寄托。“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进一步以春天的景象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垂杨的绿意与春事的慵懒形成对比,增强了诗中的感慨。最后,“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以幽鸟的出现作为结尾,给诗增添了一丝意外的惊喜和生机,使得整首诗在感慨中不失希望和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

    • 这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斜阳下的树林和隐约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2. 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孤石和短筇成为作者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3. 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

    • 这句以春天的景象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垂杨的绿意与春事的慵懒形成对比,增强了诗中的感慨。
  4. 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 这句以幽鸟的出现作为结尾,给诗增添了一丝意外的惊喜和生机,使得整首诗在感慨中不失希望和活力。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垂杨暖自绿”中的“暖自绿”,赋予垂杨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比:如“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中的绿意与慵懒的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散步时所见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中既有对衰老的无奈,也有对自然生机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暮林:傍晚的树林,象征着宁静和悠远。
  • 斜日: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疏钟:稀疏的钟声,增添了诗的宁静氛围。
  • 孤石:孤独的石头,象征着孤独和坚韧。
  • 短筇:短杖,象征着衰老和依赖。
  • 垂杨:垂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绿意。
  • 幽鸟:幽静的鸟儿,象征着意外的惊喜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暮林带斜日”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色?

    • A. 清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2. “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中的“短筇”指的是什么?

    • A. 短剑
    • B. 短杖
    • C. 短笛
    • D. 短弓
  3. “垂杨暖自绿”中的“暖自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4. 诗的最后一句“忽与幽鸟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惊喜
    • C. 悲伤
    • D. 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琵琶亭 偶成 寄怀石甫 即事 寄家书偶怀 月夜过太白楼 闺情 问说 茶山观 九天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妙策神谋 尽忠 血光之灾 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包含敲的词语有哪些 以沫相濡 厂字头的字 牙字旁的字 水啮 包含膜的词语有哪些 无主 牛字旁的字 人各有志 包含菽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一递一答 伊俦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