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5:54
粉榆阴裹植甘棠,
民坐春风吏履霜。
治粟久持肤使节,
握兰归喷望郎香。
去思应共湘江永,
来谂谁云周道长。
拖玉腰金君不羡,
令名姱节看流芳。
在粉色的榆树阴影下种植着甘棠,
百姓在春风中坐着,官吏的鞋子却沾满了霜。
治理谷物的职责长久以来都交给你,
握着兰花的香气,归来时想念那位郎君的芬芳。
离别的思绪应该与湘江的水流一样绵长,
回来的时候,谁能说得清周道的漫长?
拖着玉腰,金色的衣裙你并不羡慕,
你名声在外,节操如兰,看着流芳不衰。
作者介绍:高斯得,生活在宋代,生于书香门第,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赴阙的场合,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之情。诗中通过自然的描绘和对官吏辛劳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友人的深情。
《送胡吏部赴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诗的开头用“粉榆阴裹植甘棠”来描写春日的美丽景象,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接着,诗人转而关注社会,提到“民坐春风吏履霜”,突出了官吏在春风中却要忍受寒霜的艰辛,反映了社会的冷暖对比与官民的关系。
诗人以“治粟久持肤使节”强调友人的责任与奉献,表现出对友人的钦佩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接下来,诗人以“握兰归喷望郎香”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兰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品德和美好情感,展现出诗人的深情与祝福。
后半部分通过“去思应共湘江永”表达离别的伤感与思念的绵长,意味着即便相隔千里,情感依旧相连。而“拖玉腰金君不羡”则反映出诗人对友人地位的尊重,强调了节操与名声的重要性,最终以“流芳”二字总结,表达了对友人名声与品德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同时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传递了高洁品德与名声的重要性,展现了深厚的人情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粉榆”象征什么?
诗人用“握兰归喷望郎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去思应共湘江永”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