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小金山

《游小金山》

时间: 2025-05-07 18:09:11

诗句

一灯明灭江心寺,梦里孤蓬半夜雷。

岁月共怜人易老,江山应笑我重来。

平芜湿月流萤度,极浦随潮旅雁回。

起对沧洲意无限,登临休上妙高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9:11

原文展示:

一灯明灭江心寺,
梦里孤蓬半夜雷。
岁月共怜人易老,
江山应笑我重来。
平芜湿月流萤度,
极浦随潮旅雁回。
起对沧洲意无限,
登临休上妙高台。

白话文翻译:

在江心寺中,一盏灯明灭不定;在梦中,孤独的蓬草听到了半夜的雷声。岁月都怜惜人容易衰老,江山却似乎在嘲笑我又一次归来。平坦的田野上,潮湿的月光下,流萤飞舞穿过;而在遥远的海岸边,随着潮水而回的旅雁又飞回来了。站在沧洲上,心中无限的感慨;登上高台,不再想要攀登。

注释:

  • 灯明灭:灯光闪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常。
  • 江心寺:指的是江中的寺庙,表达一种孤独感。
  • 孤蓬:孤独的蓬草,寓意漂泊无依。
  • 岁月共怜人易老:岁月对人类的衰老表示惋惜。
  • 江山应笑我重来:江山似乎在嘲笑诗人重游故地。
  • 平芜湿月:平坦的田野上,潮湿的月光。
  • 流萤:指萤火虫,象征着微弱的光亮。
  • 极浦:遥远的海滨。
  • 旅雁:归来的大雁,象征着思乡之情。
  • 沧洲:广阔的水边或洲渚。
  • 妙高台:高台,象征着愿望的追求与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义壮,明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体命运的思考。李义壮的风格典雅,笔触细腻,常用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游小金山》创作于李义壮游览小金山时,表达了他对人生、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归属感,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游小金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李义壮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一灯明灭江心寺”便以灯光的闪烁引入,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接下来的“梦里孤蓬半夜雷”,则通过梦境与自然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岁月共怜人易老,江山应笑我重来”一句,深刻地道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的无奈,江山虽在,但人却难以重返青春。诗人用“平芜湿月流萤度,极浦随潮旅雁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流萤与旅雁的意象交织,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两句“起对沧洲意无限,登临休上妙高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人生短暂,但心中仍应有梦想与追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小金山的游览,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义壮作为明代诗人的深邃情怀和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灯明灭江心寺:灯光的闪烁反映了时间的变幻和孤寂的氛围。
  2. 梦里孤蓬半夜雷:梦中孤独的蓬草与雷声,传达内心的不安与孤独。
  3. 岁月共怜人易老:岁月对人衰老的怜悯,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4. 江山应笑我重来:江山在讽刺诗人重回故地的无奈与无情。
  5. 平芜湿月流萤度:宁静的夜晚,流萤在月光中穿梭,描绘出清幽的意境。
  6. 极浦随潮旅雁回:在潮水的推动下,旅雁归来,象征思乡的情感。
  7. 起对沧洲意无限:在广阔的海岸边,诗人感慨万千,思绪飞扬。
  8. 登临休上妙高台:站在高台,诗人不再向上攀登,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光与人生无常相联系。
  • 拟人:岁月与江山似乎拥有情感,能够“怜惜”与“嘲笑”。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常、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展开,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独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孤蓬:象征漂泊与孤独。
  • 流萤:象征微弱的希望与美好。
  • 旅雁:象征思乡之情与归属感。
  • 沧洲:象征广阔的天地与无限的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小金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孤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孤独的生物
    C. 漂泊的植物
    D. 一种器物

  3. “岁月共怜人易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财富
    B. 友情
    C. 时间
    D. 自然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游小金山》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人生的哲理,而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义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丑奴儿 其四 叠韵二闺 丑奴儿 其三 叠韵二闺 丑奴儿 其二 观阁前芍药有感二阙 丑奴儿·秋月秋雨 丑奴儿 忆申风荪四川 丑奴儿 丑奴儿 春情 丑奴儿 题画 丑奴儿 丑奴儿 中秋夜望月,用清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弋者何篡 包含灌的成语 诗伴 军额 包含曛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三寸银钩 薹芥 粝食粗衣 龜字旁的字 浊骨凡胎 王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沙田惨案 邑字旁的字 一古脑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