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4:24
两鬓垂。珠玑满斗犹慵起。玉马象盘还得意。漏冷铜乌唤不,更移红烛桃花底花底。锦铺地。绣浪琼枝光似洗。一心长在金盆里。翠袖懒遮纤指。珠玑满斗犹慵起。过尽红楼春睡。
两鬓的头发微微垂落,满斗的珠宝仍懒得起身。玉制的马和象盘还显得得意,寒冷的漏水声和铜乌鸦的叫声无法唤醒我,更换了红烛,点在桃花树下。锦绣铺满了地面,绣出的浪花和琼枝的光辉似乎被洗净了一样。我一心只在金盆里,无意理会那懒懒的翠袖遮住纤细的手指。满斗的珠宝依然懒得起身,春天已在红楼中悄然过去。
李吕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前调》创作于李吕对生活细腻体验的基础上,反映了他在繁华生活中的感受与思考。诗中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奢华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前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奢华与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在繁华之中又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诗中开头以“珠玑满斗犹慵起”引入,既描绘了满斗珠宝的奢华,又表达出一种懒散的状态,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倦怠。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玉马、铜乌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却又冷清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与时间的流逝。
“锦铺地,绣浪琼枝光似洗”则展现了繁华与美丽,然而这份美丽却是短暂的,春天的流逝让人感到惋惜。诗人的一心长在“金盆里”,似乎是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美好,但这份追求却是遥不可及的。
整首诗在奢华与寂寞之间徘徊,最终在“过尽红楼春睡”中结束,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整首诗通过描绘奢华的生活场景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流露出对美与时间的思考。
诗中“珠玑满斗”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铜乌”喻指什么?
在诗中,红烛与桃花的结合象征了什么?
答案:1.A,2.B,3.A
《前调》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前调》则更侧重于奢华生活的描绘与内心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