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5:24
书事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说战犹能听,闻尸不忍过。
役人愁似鬼,病马瘦于驼。
甚欲参经纬,其谁出揣摩。
中原有遗老,亡柰檄书何。
听闻战斗的消息尚能忍受,看到尸体却不愿意经过。
役使的士兵愁苦得像鬼魂,病马的瘦弱甚至超过了驼背的骆驼。
我非常想要参透经纬之事,然而又有谁能出面揣摩呢?
中原大地上还有一些老者,但无奈发出的檄文又有什么用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文璞,生于宋代,是一位以诗歌见长的文人。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生活苦难,具有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历史意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正值战乱频繁之际,周文璞通过诗歌表达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平民苦难的同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无奈。
《书事》是一首充满悲痛与无奈的诗。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战斗的残酷和士兵的苦痛,表现了对动荡时代的深切感受。首句提到“说战犹能听”,声称人们对战斗的消息依旧能够忍受,这种冷漠与麻木让人感到震惊。随后的“闻尸不忍过”则体现了战争带来的惨痛,尸体的存在令人无法直视。通过对“役人”和“病马”的描写,作者进一步揭示了士兵们的愁苦与无助,仿佛这些士兵已被战争折磨得如鬼般无形无质,病马的瘦弱则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直观体现。
接下来的“甚欲参经纬,其谁出揣摩”,表达了诗人渴望参与国家治理的心情,但却感到无奈与孤立,似乎无人能理解或支持他的理想。最后一句提到“中原有遗老”,则暗示着即使有经验丰富的老人,面对现实的困境,发出的檄书也无济于事,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表现对战乱的痛苦与对人生的思考中,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控诉与对人道苦难的深切关怀,同时反映了个人在国家大事面前的无力感。作者通过对士兵与马的描写,突显了战乱的悲惨与无情,表现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书事》的首句中提到“说战犹能听”,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战斗的消息令人痛苦
B. 战斗的消息已让人麻木
C. 战斗的消息很少
D. 战斗的消息令人振奋
在诗中,病马的比喻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惨痛
C. 战争的英雄
D. 战争的快乐
诗人对中原的遗老有何感情?
A. 尊敬与赞美
B. 感叹与无奈
C. 轻蔑与嘲讽
D. 忘却与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