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4:17
【双调】蟾宫曲
作者: 刘秉忠〔元代〕
盼和风春雨如膏,花发南枝,北岸冰销。
夭桃似火,杨柳如烟,夯夯桑条。
初出谷黄莺弄巧,乍衔泥燕子寻巢。
宴赏东郊,杜甫游春,散诞逍遥。
炎天地热如烧,散发披襟,纨扇轻摇。
积雪敲冰,沉李浮瓜,不用百尺楼高。
避暑凉亭静扫,树阴稠绿波池沼。
流水溪桥,右军观鹅,散诞逍遥。
梧桐一叶初凋,菊绽东篱,佳节登高。
金风飒飒,寒雁呀呀,促织叨叨。
满目黄花衰草,一川红叶飘飘。
秋景萧萧,赏菊陶潜,散诞逍遥。
朔风瑞雪飘飘,暖阁红炉,酒泛羊羔。
如飞柳絮,似舞胡蝶,乱剪鹅毛。
银砌就楼台殿阁,粉妆成野外荒郊。
冬景寂寥,浩然踏雪,散诞逍遥。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的变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受。春天,温暖的风和春雨滋润着大地,花朵在南边绽放,北岸的冰雪融化。桃花如火般艳丽,柳树轻盈如烟,桑树枝条繁茂。初春时,黄莺在谷中歌唱,燕子刚衔泥筑巢。作者在东郊游赏,感受到春天的快乐和悠闲。夏天的天气炎热,作者披发摇扇,享受着清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积雪敲打冰面,李子沉浮于水面,不必登高观望。避暑时,凉亭静谧,树荫浓密,波光粼粼的池水映照着。流动的溪水和桥边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秋天,梧桐开始掉落第一片叶子,东篱的菊花绽放,适逢佳节时节。金风送爽,寒雁鸣叫,蛐蛐也在喧闹。满眼黄花凋零,红叶飘落的景象,令人感到秋天的萧瑟。陶渊明品菊赏秋,尽情享受悠闲时光。冬天,北风带着瑞雪飘落,温暖的房间里红炉烤火,酒杯中漂浮着羊羔肉。像飞舞的柳絮和蝴蝶,鹅毛似的雪纷纷而下。银白的楼台宫殿,粉妆的野外荒郊,冬日的寂寥中,作者在雪中浩然行走,依然是那份闲适与逍遥。
刘秉忠,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通过四季变化表现人生的恬淡与闲适。
《蟾宫曲》这首诗以四季为线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与人们的生活态度。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炎热,秋天的萧瑟,以及冬天的寂静,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每个季节的特点。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也蕴含着对生活的哲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豁达。每个季节的描写都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游赏四季之美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愉悦交织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季节变换描绘,表达了人生的自然与恬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诗中“夭桃似火”是用来形容什么?
“乍衔泥燕子寻巢”描绘了哪个季节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