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14:14
高名不与魄俱沈,鱼腹孤忠耿至今。
翠碣已书身后谥,寒泉犹照死时心。
神游旧月山河改,梦断疏槐风雨深。
埋骨誓终从武穆,栖霞岭树隔秋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认为,名声和灵魂并非永远在一起,尽管身处鱼腹的忠诚者至今仍怀有赤诚之心。碑文已经刻下了逝者的谥号,但冰冷的泉水依然明亮,照耀着他在世时的真心。诗人神游于旧时的山河,虽然时光已经改变,梦境也因风雨而断裂。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忠贞的追随,愿意在武穆(岳飞)之下追随理想,然而栖霞岭的树木却隔绝了秋天的阴影。
林景熙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对历史的反思为主,常常表现出对友人、理想与忠诚的深切思考。
本诗作于作者的同舍友人徐应穮去世十年后,诗人感怀故人,表达了对他忠诚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与理想的崇尚。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刻而细腻,既有怀念故人的悲痛,又有对理想忠诚的坚定。开篇即以“高名不与魄俱沈”引出主题,表现出名声与灵魂的分离,暗示了人们在生死之间的无奈。接着提到“鱼腹孤忠”,通过历史典故引入对忠诚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毫不动摇的忠贞之心。
“翠碣已书身后谥”则展现了对逝者的追思,碑文所刻的谥号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人品的肯定。而“寒泉犹照死时心”则以泉水的清冷映衬出死者的真实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神游旧月山河改,梦断疏槐风雨深”中展现了时光变迁带来的伤感,情感的波动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常与深沉的思考。
最后的“埋骨誓终从武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尽管现实中存在隔绝,仍然对忠诚与理想保持执着。这种情感的坚持和对历史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充满力量,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对忠诚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的坚定追求,情感基调深沉而厚重,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
“高名不与魄俱沈”中的“魄”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鱼腹孤忠”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埋骨誓终从武穆”中的“武穆”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