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5-02 10:48:03

诗句

贤人处霄汉,荒泽自耕耘。

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

(答崔钱二补阙见《诗式》)

一一鹤声飞上天。

(见《纪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8:03

原文展示

贤人处霄汉,荒泽自耕耘。
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
答崔钱二补阙见诗式一一鹤声飞上天。
见纪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贤人高处于云端,荒凉的土地上自力更生地耕作。田野的边缘在适时降下了雨水,雷声在夏天的云朵中响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崔、钱两位补阙官员的敬意,最后以鹤的鸣声飞向天空,抒发了自己的心境。

注释

  • 贤人:指有德行的人,通常是指贤士或智者。
  • 霄汉:指高空或云端,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 荒泽:形容贫瘠的土地。
  • 耕耘:指耕作和培育,表达自给自足的精神。
  • 陇首:田埂的边缘。
  • 时雨:适时的降雨,有助于农作物生长。
  • 雷声:雷鸣,常与夏季的暴雨相连。
  • 鹤声:鹤的鸣叫,常象征高洁与自由。

典故解析

“贤人处霄汉”可见于古代文人对贤人的理想化描绘,象征着品德与智慧的极致。而“鹤声”则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志向和追求,鹤是长寿的象征,常在古诗中用以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衡,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寄情于景。

创作背景

据传此诗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风气兴盛。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图景。前两句通过对贤人与土地的描写,体现了贤人虽身处高位,仍心系于百姓的生计,以耕耘自给自足。接着景象的转折在于“陇首降时雨”,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性,也象征着天时与人事的和谐。最后一句通过“鹤声飞上天”,将整个诗意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总的来说,诗中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贤人德行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贤人处霄汉:贤人高居于天,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理想。
  • 荒泽自耕耘:在贫瘠的土地上,贤人依然努力耕作,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精神。
  • 陇首降时雨:适时的降雨象征着天时的助力,寓意着好的环境与条件。
  • 雷声出夏云:夏天的雷声,预示着丰收的季节,体现出自然的力量。
  • 鹤声飞上天:鹤在空中鸣叫,象征着追求高洁理想的心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贤人比作处于高空的存在,强调其高尚。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如“雷声出夏云”,使景象更生动。
  • 对仗:如“贤人处霄汉,荒泽自耕耘”,形成对称美感,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贤人德行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努力奋斗精神的歌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人:象征智慧与品德。
  • 霄汉:象征高远的理想。
  • 荒泽:象征艰苦的环境。
  • 时雨:象征天时与人事的和谐。
  • 雷声: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希望。
  • 鹤声:象征高洁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贤人”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与品德
    • C. 权力
  2. “陇首降时雨”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不适时的降雨
    • B. 适时降雨的希望
    • C. 干旱的土地
  3. “鹤声飞上天”寓意着什么?

    • A. 追求高洁理想
    • B. 生活的艰难
    • C. 失去自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杨衡的《句》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杨衡则通过贤人的形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查询

花心动 花朝 花心动 赠散妓蟾宫秀 花心动 剑浦有感 花心动 花心动 拟古寄叶遐庵丈 花心动•早秋客思 花心动(泊舟四圣观) 花心动·雨洗胭脂 花心动·绿水平湖 花心动 环居植竹蕉梧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撷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解人颐 包含亮的成语 歌台舞榭 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浩气凛然 示字旁的字 一桩 九泉之下 族庖 西字头的字 临到 羊肠九曲 易子析骸 肤受之言 手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