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2:17
喷庭榴火散炎晖,清昼槐风入篆微。
蝉度绿窗人正困,蝶游朱幌梦初飞。
烦襟自爱乘流涤,懒性从交与世违。
琴咏不堪留客久,独饶新雨笋偏肥。
在庭院中,火红的石榴花散发着炎热的光辉,清爽的午后微风从槐树间拂过,带来淡淡的香气。蝉鸣穿过绿窗,正当人们困倦之时,蝴蝶在朱红的帐幔下翩翩起舞,仿佛刚刚从梦中飞出。烦恼的心情自我陶醉于溪流之中,懒散的性情与世俗的纷扰渐行渐远。琴声悠扬,不忍心留客太久,唯有新雨滋润下的春笋显得格外丰腴可口。
本诗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蝉”与“蝶”的意象在古诗中常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美好的瞬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孙勋(1573-1620),字叔华,号澹庵,明代诗人,仕途不顺,常隐居山水之间,重视自然与人文的融和。他的诗风细腻、清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秋兴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感受,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榴火般的石榴花和清晨的槐风,描绘出一种明亮而温暖的图景,给人以生机与活力。接着,蝉鸣与蝶舞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梦幻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把握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深刻地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不满,选择“自爱”与“流涤”,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通过琴声的描绘,表现对客人长留的不忍,最终以“独饶新雨笋偏肥”结束,象征着在自然的滋润下,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和生机。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是对秋天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杂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喷庭榴火”描绘的是何种景象?
A. 火红的石榴花
B. 灿烂的阳光
C. 秋风萧瑟
“烦襟自爱乘流涤”意指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烦恼的洗涤与超然
C. 享受热闹的生活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宁静与超然
C. 喜悦与热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