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8:52
《浪淘沙(秋江)》
作者:张炎 〔宋代〕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
潮生潮落海门东。
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
渔歌忽断荻花风。
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的美丽景色。远处的飞篷船只在万里之遥,老人的吟唱声伴随着红枫的凋零,潮水在海门的东边汹涌起伏。沙滩上,几只海鸥在月光下点缀,仿佛无人共享这份闲适。天与水融为一体,世俗的尘世已远去。渔歌在荻花的风中突然消失,烟波浩渺,心中不再争斗,悠然自得于霜冷的长笛声中。
作者介绍:张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其词风清丽,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薄。
《浪淘沙(秋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个秋天江边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以“万里一飞篷”引入,给人一种广阔的视野和空间感,令人想到在广阔江面上漂浮的小船,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紧接着,诗人以“吟老丹枫”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丹枫的红色与岁月的流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潮生潮落海门东”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幻,潮水的起伏象征着人生的起落,诗人似乎在感慨命运的无常。在这幅画面中,三两点海鸥在月光下飞翔,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动,反衬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孤独。
最后几句“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则将全诗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诗人不再与世俗争斗,而是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存,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与释然。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让人感受到深切的宁静与安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浪淘沙(秋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丹枫”主要象征什么?
“烟水自流心不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