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11
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
命通须有日,天未丧斯文。
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
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清新的世道中,诗歌的声音传出来,谁能像您一样呢?生命的交汇总有一天会有缘分,天未绝对失去这种文化气息。寒冷的楚地树林连着寺庙,修长的江水碧绿如入云端。相思的情感在见面时倍感喜悦,庭院中的树叶正纷纷飘落。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字君宝,号贯休。他以晚唐诗歌而著称,作品风格多样,以情感细腻、意象生动见长。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作者与友人相聚时,感受到相思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情感,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这首《海边见罗邺》充分展现了贯休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文化的向往。诗中开头用“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表达了对诗歌的赞美,进而引出对友人的怀念。通过“命通须有日”,作者展现了对命运的思考,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都是命运的安排,充满了哲理的意味。接下来的“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描绘了楚地的自然风光,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
最后一句“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主题,也通过视觉意象营造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相聚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优美,是贯休诗歌艺术的一次成功展现。
全诗围绕友谊、命运与文化展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中提到的“清世”指什么?
a) 一个朝代
b) 清明的时代
c) 暴乱的时代
“命通须有日”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生命的结束
b) 命运的交汇
c) 诗歌的创作
诗中哪些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观?
a) 楚木
b) 修江
c) 庭叶
d) 以上都是
对比贯休与李白的作品,可以发现两者同样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但贯休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加豪放,注重气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