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入如来禅

《入如来禅》

时间: 2025-04-26 15:42:59

诗句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2:59

原文展示:

入如来禅
朱元璋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善良的心灵是深邃的,宿世的因缘使得他对佛教的信仰坚定。与佛同在极乐世界,观察空灵的景象,利于世人。眼中有神光,顶上圆满,王公贵族前来拜首。谈笑之间,般若智慧如红莲般绽放,纵横于天地之间皆显幽深的哲理。替佛宣讲教义,身处市井,骏马与华丽的车队纷纷与我相拥。轻飘飘地飞越五台山巅,尘世的富贵我心无所牵挂。松下端坐,忘却因缘,人间的岁月流逝我全然不知。

注释:

  1. 师心:指对佛教的内心信仰。
  2. 善心:指善良的心灵。
  3. 宿因:前世的因缘。
  4. 极乐天:佛教中佛果的境界。
  5. 观空:观察空灵的境界。
  6. 般若:智慧,尤其是指佛教的智慧。
  7. 骅骝:指骏马,象征尊贵。
  8. 甲子:六十年为一个周期,指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寒,经历了动荡的历史,最终建立了明朝。作为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佛教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此诗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创作,社会动荡后的安定使他有时间反思人生和信仰,诗中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追求。

诗歌鉴赏:

《入如来禅》是一首蕴含深邃哲理的诗,展现了朱元璋对佛教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内心的善良与信仰的坚定,也传达了对世俗富贵的超然态度。开篇便以“师心好善善心渊”引入,强调了善良心灵的重要性,接着通过“与佛同生极乐天”描绘了理想的境界。诗中既有对佛教教义的探讨,又有对生活的感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考。

此外,诗人以“目有神光顶相圆”描绘了达到觉悟的状态,表达了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后续的“替佛说法近市廛”则显示了诗人不惧世俗,勇于传播佛法的勇气。在“飘飘飞度五台巅”中,诗人体现了对尘世的放下,最终在“松下趺坐自忘缘”展示了超然忘我的境地,表达了一种洒脱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师心好善善心渊:强调内心的善良,善心如深渊一般宽广。
  2. 宿因旷作今复坚:前世的因缘使得今天的信仰更加坚定。
  3. 与佛同生极乐天:与佛同在极乐的境界。
  4. 观空利物来东边:观察空灵的存在,利益众生。
  5. 目有神光顶相圆:眼中闪烁着神圣的光辉,顶上圆满无缺。
  6. 王公稽首拜其前:王公贵族前来朝拜。
  7. 笑谈般若生红莲:轻松谈笑中,智慧如红莲绽放。
  8. 周旋俯仰皆幽玄:在天地之间游刃有余,充满深邃的哲理。
  9. 替佛说法近市廛:在市井中宣讲佛法。
  10. 骅骝杂拥粉钿:骏马与华丽的车队相拥。
  11. 飘飘飞度五台巅:轻松飞越五台山巅。
  12. 红尘富贵心无牵:对世俗富贵无所牵挂。
  13. 松下趺坐自忘缘:松下端坐,忘却一切因缘。
  14. 人间甲子不知年:在人世间时光流逝,我却全然不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般若生红莲”,暗示智慧的美丽与珍贵。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如“周旋俯仰皆幽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飘飘飞度”,强调一种超然的境界。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佛教的信仰、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善心:象征内在的美德。
  2. 极乐天:象征理想的精神境界。
  3. 神光:象征智慧与觉悟的光明。
  4. 红莲:象征智慧的绽放与美好。
  5. 五台山:象征佛教圣地,代表追求真理的路径。
  6. 松下:象征自然的恬静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元璋在诗中强调的是什么样的心灵?

    • A. 善良的心灵
    • B. 贪婪的心灵
    • C. 忧伤的心灵
    • D. 漠然的心灵
  2. “与佛同生极乐天”中“极乐天”指的是什么?

    • A. 地狱
    • B. 佛教理想的境界
    • C. 人间的幸福
    • D. 自然的美好
  3.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放下
    • C. 追求
    • D. 忽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朱元璋的《入如来禅》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及内心的思考,但朱元璋更侧重对佛教的探讨,而王维则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扫花游/扫地游 虞美人 其十二 大红桃花 春晴 其一 霜天晓角(和中斋九日) 祝英台(席间咏绳球) 法驾导引(寿刘倅仲简) 水龙吟·多年绿幕黄帘 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 摸鱼儿·醉与君 念奴娇·吾年如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兵 羽字旁的字 今兹 目达耳通 包字头的字 包含来的词语有哪些 葱粲 如获至珍 食字旁的字 鸿鴆满纸 毛字旁的字 不消得 丶字旁的字 疯狂 感慨杀身 面如傅粉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