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鸡叫

《鸡叫》

时间: 2025-07-28 17:41:59

诗句

一叫一勾勾,两叫两勾勾,三叫日出满天红,驱散残星月朦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41:59

原文展示:

鸡叫
一叫一勾勾,两叫两勾勾,
三叫日出满天红,
驱散残星月朦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鸡鸣的情景:第一次叫声如同一条勾,第二次叫声则如两个勾,第三次叫声时,太阳冉冉升起,整个天空被染成红色,驱散了残留的星星和朦胧的月光。

注释:

  • 勾勾:形容鸡鸣声的音调,像是一道弯曲的线条。
  • 残星:指清晨仍然可见的星星。
  • 朦胧:形容月光微弱,模糊不清。

典故解析:

鸡鸣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清晨的来临和新一天的开始。鸡被视为报晓的鸟类,自古以来便有“鸡鸣天下白”的说法,寓意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9),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其诗词风格多以豪放和现实主义为主,关注民生与国家大事。

创作背景:

《鸡叫》创作于朱元璋的早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鸡鸣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正如朱元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诗歌鉴赏:

《鸡叫》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意象的诗。诗的开头通过“一叫一勾勾,两叫两勾勾”的叠句,生动地描绘了鸡鸣的声音,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鸣叫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三叫日出满天红”展现了晨曦初现的美丽景象,象征着新的一天的来临,暗示着希望与机遇。最后一句“驱散残星月朦胧”则进一步强调了黎明的到来,暗示着黑暗的过去被光明驱散,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即在每一个新的一天里,都有可能迎来新的开始和希望。朱元璋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叫一勾勾:首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鸡叫声拟人化,增加了趣味性。
  2. 两叫两勾勾:重复结构,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3. 三叫日出满天红:通过“日出”的意象,表现了晨光的美丽,象征希望与新生。
  4. 驱散残星月朦胧:描绘了黎明驱散黑暗的场景,寓意着过去的结束与未来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鸡叫声比作“勾勾”,使声音形象化。
  • 对仗:如“一叫一勾勾,两叫两勾勾”,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鸡鸣以生动的形象,使其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鸡鸣的清晨,表达了对新生与希望的向往,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每个清晨迎接新的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着清晨的来临,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 日出:象征光明与未来,寓意着新的开始。
  • 残星与月:代表过去的黑暗与朦胧,随着晨光的到来而消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鸡叫”象征着什么?
    A. 过往的黑暗
    B. 新的一天的开始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B

  2. “三叫日出满天红”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日落的景象
    B. 黎明的美丽
    C. 夜晚的安静
    答案:B

  3.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朱元璋
    C. 杜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自然景象为主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生机。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清晨的美丽景象,但更多地关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夜泊牛津》(李白):通过夜晚与鸡鸣形成对比,展示不同时间段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朱元璋与明朝的开创》
  3. 《古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常引·□□山色共承宣 太常引 寿彝齐 太常引 伤逝 太常引 太常仙蝶降陈仁先湖庄之好秋轩,为图属题 太常引 夏夜不寐 太常引 其一 至元夕晴数日矣,而凝雪愈坚,戏咏 太常引 太常引 太常引 太常引 四月初八日庆六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虞待不虞 牒籍 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吹牛皮 殳字旁的字 路无拾遗 抱令守律 乚字旁的字 忍心 血字旁的字 狼烟大话 衰弊 艺极 守瓶缄口 一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