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8:18
临江仙 · 芙蓉
莲褪红衣蒲稗老,西风吹冷汀洲。
翠罗簇护锦云稠。借来三月景,点破一江秋。
鸥鸟不归沙嘴静,孤芳自觉含羞。
柔枝袅袅影悠悠。浪中莲唱杳,烟外夕阳愁。
莲花已经褪去了红色的花瓣,蒲草也已老去,西风吹来,凉意透过滩涂。翠色的罗裙围绕着如锦的云彩,借用三月的景色,打破了这满江的秋意。鸥鸟不归,沙嘴显得寂静,孤独的花儿自觉羞怯。柔软的枝条在空中摇曳,影子轻轻飘荡。浪中莲花的吟唱显得渺远,烟雾外的夕阳令人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字子云,号云台,江苏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临江仙 · 芙蓉》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水与莲花的景象,表现秋天的孤独与凄凉,反映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生感慨。
《临江仙 · 芙蓉》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秋天的寂寥与孤独。开篇用“莲褪红衣蒲稗老”描绘了莲花的衰败状态,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在这样的意境中,西风的吹拂更添一层凉意,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凉。接下来的“翠罗簇护锦云稠”则转入春天的意象,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来打破秋天的沉闷,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鸥鸟不归沙嘴静,孤芳自觉含羞”一联则通过鸥鸟的缺席和孤独的花儿,进一步渲染了静谧与孤独的气氛。这里的“含羞”更是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倾诉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浪中莲唱杳,烟外夕阳愁”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莲花在波浪中轻声吟唱,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愁绪,而夕阳的美丽又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意象词汇:
诗中“莲褪红衣蒲稗老”意指:
A. 莲花开得正艳
B. 莲花已经凋谢
C. 莲花生长茂盛
D. 莲花和蒲草都在生长
“鸥鸟不归沙嘴静”中的“鸥鸟”象征:
A. 自由
B. 忧伤
C. 快乐
D. 孤独
诗中“借来三月景,点破一江秋”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渴望
D. 失落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