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谙宣教秉二首

《挽谙宣教秉二首》

时间: 2025-05-04 03:32:50

诗句

道义君家振楚荆,嗟君功业负平生。

诗书累世有底盛,簿领一官徒尔荣。

亲族追思应重惜,慈颜怅望不胜情。

灵輀远送松冈外,风雨凄凄猿鹤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2:50

原文展示:

挽谙宣教秉二首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道义君家振楚荆,
嗟君功业负平生。
诗书累世有底盛,
簿领一官徒尔荣。
亲族追思应重惜,
慈颜怅望不胜情。
灵輀远送松冈外,
风雨凄凄猿鹤鸣。

白话文翻译:

道义之士在你家中发扬光大,
可惜你一生的功业却被辜负。
诗书传承已久家族声望显赫,
而你只是在官场上得到名分。
亲族们对你的追思应当倍加珍惜,
看着你慈祥的面容,心中感慨不已。
灵车缓缓送你离开松冈的山外,
风雨萧瑟,猿声和鹤鸣交织在一起。

注释:

  • 楚荆:楚国和荆国,古代中国的两个地方,象征道义。
  • :感叹的语气词,表示惋惜。
  • 累世:几代人,世代相传。
  • 簿领:指官职,象征名分。
  • 灵輀:灵车,用于运送死者的车。
  • 松冈:松树生长的山冈,象征送别之地。
  • 猿鹤鸣:猿猴和仙鹤的叫声,代表自然景象中的哀伤。

典故解析:

  • 道义:在古代,忠诚正直、以道德为重的品德受到高度评价。
  • 诗书:古代知识分子的象征,代表文化传承与家族的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是宋代的诗人,以其精练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社会的关怀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朋友逝世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追悼与惋惜之情,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感与价值观。

诗歌鉴赏:

《挽谙宣教秉二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追思的挽歌,作品通过对故人的追忆,表达了对他一生成就的惋惜以及对亲情的珍视。诗的前两句以“道义”与“功业”对比,显示出对逝者的崇高道德追求与未能实现的理想的反思。接下来的句子则进一步突出逝者在文化上的积累与在官场的名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其一生的复杂情感。

诗中“灵輀远送松冈外”的意象,描绘了送葬的场景,营造出凄凉的氛围,与“风雨凄凄猿鹤鸣”相呼应,增强了悲伤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无奈,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义君家振楚荆:赞美逝者家族的道德与声望。
  • 嗟君功业负平生:惋惜逝者未能实现他毕生的理想。
  • 诗书累世有底盛:强调其家族的文化传承。
  • 簿领一官徒尔荣:讽刺逝者在官场的成就只是名分而已。
  • 亲族追思应重惜:呼吁亲族要珍惜对逝者的追忆。
  • 慈颜怅望不胜情:对逝者慈祥容颜的怀念。
  • 灵輀远送松冈外:描绘送别的场景。
  • 风雨凄凄猿鹤鸣:自然景象的凄凉,映衬哀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道义”与“功业”,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风雨与猿鹤的鸣叫,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悲伤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悼,既有对其道德与文化成就的肯定,又流露出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深切体现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与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道义:象征高尚品德与理想追求。
  • 灵輀:象征死亡与送别,暗示生命的无常。
  • 风雨:自然景象,代表悲伤与哀悼的氛围。
  • 猿鹤鸣:象征孤寂与悲凉,进一步渲染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簿领一官”的意思是: A. 拥有官职的荣耀
    B. 书籍的封面
    C. 诗书的内容
    D. 家族的文化积累

  2. 诗中提到的“灵輀”指的是: A. 车
    B. 柴
    C. 居所
    D. 布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哀江头》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杜甫与廖行之在表达送别之情时,杜甫多以历史背景与个人遭遇相结合,而廖行之则更注重于对逝者道德与文化成就的评价,情感表达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古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寿尹梅津) 梦芙蓉(赵昌芙容图,梅津所藏) 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 烛影摇红·天桂飞香 诉衷情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沈 满江红(饯方蕙岩赴阙) 惜黄花慢·菊 醉桃源(会饮丰乐楼)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沙朔 心巧嘴乖 車字旁的字 重晕 包含爵的词语有哪些 铄古切今 走之旁的字 一笑了事 人山人海 用字旁的字 校习 醒结尾的成语 阶前万里 支字旁的字 吊死问生 风字旁的字 附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