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0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7:09
玉树华年情卓荦,吴城好恣春游。
云屏十二敞高楼。曲阑斜凭处,杨柳水风柔。
今日小怜应忆我,相逢休诉从头。
琵琶弦上暗惊秋。马嘶花发尽,疏雨滞成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天,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在吴城游玩的情景。玉树的华年和高楼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杨柳轻拂,水面微风柔和。今天,诗人希望那位小怜也能想起自己,但不想重提往事。琵琶上的弦声似乎暗示着秋天的到来,马蹄声中花已凋谢,细雨绵绵,令人感到忧愁。
陈方恪(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人间景象。作为文人,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自然风光,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临江仙》创作于春天,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有关。诗人在春游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结合个人情感与友情,写下了这首诗。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赞美。首句“玉树华年情卓荦”便展示了青春的活力和情感的高涨,而“吴城好恣春游”则以地名和活动引入,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诗中通过“云屏十二敞高楼”和“曲阑斜凭处,杨柳水风柔”两句,描绘出高楼大厦的壮丽和春日的柔和,形成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对比,给人以宁静与美好的享受。
随着诗意的深入,情感也变得愈发复杂。小怜的思念与琵琶的悲秋声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感伤。“马嘶花发尽,疏雨滞成愁”这几句,象征着花期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暗示着青春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与青春的流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世间温暖与忧愁的交织。
“玉树华年”中的“华”指的是什么?
“琵琶弦上暗惊秋”中的“暗”字可以理解为:
诗中提到的“吴城”代表什么?
答案:
《春晓》(孟浩然)与《临江仙》均以春天为主题,但前者更集中在自然的生机与清晨的宁静,而《临江仙》则结合了人际关系与情感的深度,展现了更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些资料将为理解和研究《临江仙》提供更加深入的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