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02
五台杂诗八首 其八
作者: 溥叔明
山寒余水石,
地迥少桑麻。
雨后清溪路,
村村卖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冷清的山水画面:山中寒冷的水流绕过石头,土地偏远而少有桑麻的种植。雨后的溪水清澈,通往各个村庄,村庄里有人在出售落花。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场景,反映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符合古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关注。
作者介绍:溥叔明(1896-1974),字子升,号兰亭,晚号菊溪,近现代诗人、散文家,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农村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出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表达对简朴生活的认同。
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观,表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情趣。首句“山寒余水石”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而静谧的山中景象,透过“余水”与“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接着“地迥少桑麻”则点出土地的贫瘠,暗示着乡村生活的艰辛,桑麻作为传统农作物的象征,折射出生活的单调与简单。
后两句“雨后清溪路,村村卖落花”,则展现出一种生活的朴素。雨后的清溪仿佛洗净了尘世的喧嚣,而“村村卖落花”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落花虽然是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在这里却赋予了生活一种温馨的色彩,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透过简单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山寒余水石”中的“水”指的是:
A. 河流
B. 湖泊
C. 雨水
D. 溪流
“地迥少桑麻”中“桑麻”代表的是:
A. 传统的农作物
B. 花草
C. 树木
D. 野草
“村村卖落花”意味着:
A. 村庄非常繁华
B. 村庄生活简单
C. 村庄有很多花
D. 村庄没有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乡村的生活,但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溥叔明的诗则更直接地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朴实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