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8:28
天上青云迥,湖边白屋贫。不嫌栖此地,何幸接芳邻。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
天空中青云高远,湖边的白屋显得贫穷。虽然我不嫌弃栖身于此,但能与友邻相接,真是幸运。草阁里常常邀请明月,穿着萝卜叶衣的我,怎能辜负这春光。我的兄长读书的地方,还有许多值得探访的奇人。
作者介绍: 郭廑,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见其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敏感与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乡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楚芳兄交流时,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朴实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开篇以“天上青云迥,湖边白屋贫”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简朴的生活场景,青云和白屋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内心的淡泊与对物质的无所谓。接着,通过“不嫌栖此地”的自我表白,传达出对现状的满足与自我调适,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草阁与明月的相邀,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欢庆。最后一句“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点明了诗人与兄长的关系,传递出一种对知识和人文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互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恬淡而积极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和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和对知识渴求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A. 富裕的别墅
B. 贫穷的白屋
C. 繁华的市区
D. 喧闹的街道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疏远
B. 珍惜
C. 忽视
D. 不屑
“草阁频邀月”中的“邀”字可以理解为:
A. 争吵
B. 邀请
C. 隐藏
D. 追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郭廑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离乡之苦的思念。郭廑的诗中透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而李白则充满了情感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