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1:53
金陵
作者: 王贞白 〔唐代〕
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
乱来城不守,战后地多芜。
寒日随潮落,归帆与鸟孤。
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与繁华的衰落。诗中提到六代(指南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曾在此地兴盛,昔日的繁华与古代帝都的辉煌已不复存在。随着战乱的发生,城池不再守护,战后的土地荒芜凋零。寒冷的日子随潮水而落,归来的帆船与孤鸟相伴,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感觉。诗人对兴亡变迁的感慨,在回首之间,不由得长叹一声。
王贞白,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兴衰。
《金陵》创作于唐代,一个历史动荡而又文化繁荣的时代。王贞白在金陵游历时,目睹了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衰败,内心产生了深刻的感慨,遂作此诗。
《金陵》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怀。诗的开头两句以“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引入,直接呈现了金陵作为历史悠久之地的伟大。接下来的“乱来城不守,战后地多芜”则展现了一个由繁华转向衰败的过程,战乱带来的破坏不仅影响了城市的防守,也使得土地变得荒凉。
“寒日随潮落,归帆与鸟孤”通过自然景象描写,表达出一种孤寂的情感。寒日和潮水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归来的帆船与孤鸟则传递出一种无奈与思考,暗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孤独感。
全诗最后一句“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则是对历史的沉重叹息,诗人用长叹表达了对古今兴亡的无奈与思索。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忧虑,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整体而言,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兴衰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惋惜,反映了人类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邃思考。
诗中提到的“六代江山”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代
B. 南北朝
C. 宋代
诗中“寒日随潮落”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战争的结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景色
B. 兴亡历史
C. 个人情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金陵》不仅是一首古诗,更是对历史和人性深刻思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