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7:21
作者:曾廉 〔清代〕
丛石孤桥屋似艭。蔗园风物亚邗江。夹路青青书带草。刚好。诗人终日倚书窗。四十六年同作赋。人诩。六朝体格韵琤瑽。岂料如今俱白首。惟有。春来幽兴在兰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石头丛生的小桥和像船一样的房屋,周围的甘蔗园景色与邗江相似。夹道两边的青草如书带般青翠。这正好,诗人整日倚靠在书窗旁。四十六年来与友人同作诗赋,大家都称赞。六朝时代的诗韵格调,岂料如今我们都已白发苍苍。只希望春天来临时,仍能在幽静的兰花香气中寻得些许兴致。
作者介绍:曾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曾廉的晚年,正值人到中年,感叹光阴荏苒,回首往昔,尤其是与友人一起创作的岁月,增添了不少感慨。
这首《定风波·寄谢五》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与时间的思考。诗中开头的描写以山石、孤桥、房屋以及蔗园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优雅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依恋。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吟咏诗作的时光,那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岁月。但随着年华的逝去,诗人感受到无奈与感伤,白发苍苍的现实让他不禁思索人生的意义。
然而,诗人在结尾部分仍然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他希望即便在老去的岁月中,仍能在春天的幽静与兰花的芬芳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观的精神不仅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在抒情中蕴含哲理,既有对友谊、青春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感慨时间流逝与对生命的思考,虽然面临着衰老,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提到的“白首”是指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诗人
D. 孩子
诗人整日倚靠在什么地方?
A. 桥上
B. 书窗旁
C. 蔗园中
D. 河边
诗中提到“六朝体”主要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文化?
A. 唐代
B. 宋代
C. 六朝时期
D.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