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其十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其十》

时间: 2025-05-06 01:54:09

诗句

老子年来不愿馀,祇惭霜鬓入金铺。

故山自有梅千树,梦绕横枝撚断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09

原文展示

老子年来不愿馀,祇惭霜鬓入金铺。故山自有梅千树,梦绕横枝撚断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故乡梅花的思念。老年来临,我不愿意留下什么遗憾,只是因白发苍苍而感到羞愧。故乡的山上有千树梅花,梦中总是缠绕着那横斜的梅枝,令人想要轻轻撚断花蕾。

注释

  • 老子:指年老的人,诗人在此自谦。
  • :指遗留的东西。
  • :只,仅仅。
  • 霜鬓:指白发,苍白的鬓角。
  • 金铺:比喻奢华的生活或环境。
  • 故山:指故乡。
  • :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 梦绕:梦中萦绕,思念。
  • 撚断须:轻轻拈断梅花的花蕾,表达一种柔情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其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深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在经历了许多风雨后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对梅花的钟情象征着他内心的高洁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以“老子年来不愿馀”开篇,直接表达了对年老的无奈与叹息,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敏感与珍惜。而“祇惭霜鬓入金铺”,则以“霜鬓”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因年华已逝而感到的羞愧,金铺象征着富贵的生活,然而在诗人眼中,这些外在的财富比不上内心的充实和对梅花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向故乡,提到“故山自有梅千树”,在这里,梅花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情感的寄托,代表着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最后“梦绕横枝撚断须”,诗人用梦境的意象,表现出对梅花的眷恋与渴望,想要亲近那美丽的花朵,体现出一种柔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融合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老子年来不愿馀:诗人自谦,感叹自己年岁已高,不愿意留下什么遗憾。
    2. 祇惭霜鬓入金铺:因年老而感到羞愧,白发像霜一样,映衬出生活的奢华却显得不那么重要。
    3. 故山自有梅千树:提到故乡的梅花,暗示着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4. 梦绕横枝撚断须:在梦中总是思念那梅花的枝条,想要轻轻拈断,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发比作霜,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梅花的深情,表现了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和美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 霜鬓:象征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金铺:象征物质生活的奢华,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子年来不愿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年老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期待

  2. “霜鬓”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青春
    B. 衰老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梅花”主要象征什么? A. 忘却
    B. 高洁与坚韧
    C. 物质享受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梅》 - 冯延巳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但更多地展现了梅花在冬天的傲然,而杨万里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杨万里的众多诗作,方便读者理解其艺术风格。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古诗词的详细解读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子湖四首 其一 与诸子登堠山 惠山杂诗三首 其三 听雨惠山 送友还蜀中 扬州次梅村师韵 题画竹为董文中赋 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特遗楮帐资其澹泊之好仍侑以诗 赠陈章甫 题天童寺朝元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叉麻雀 随珠荆玉 二字旁的字 鄙秽 面字旁的字 视为具文 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五校 米字旁的字 包含额的词语有哪些 雨淋日晒 按下葫芦浮起瓢 整纷剔蠹 一举成名天下闻 包含縢的词语有哪些 无法可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