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1:01
满江红 其十三 刘长翁右司席上
作者: 吴潜 〔宋代〕
痴霭顽阴,风扫尽安排今夕。便放出一轮金镜,皎然虚碧。
照彻肺肝明似水,是中空洞无他物。倚亭皋搔首问天公,天应识。
人共景,都非昔。君共我,俱成客。且相逢一笑,笙歌箫笛。
老去可怜杯酒减,醉来谩把阑干拍。便明朝烟水挂征帆,还相忆。
在这迷蒙的夜色中,阴霾笼罩,风将今夜的安排一扫而空。于是放出一轮明亮的月镜,映照在空中,清晰如水。
它照亮了我的心肺,明亮得如同清水,然而内心却空荡荡的没有其他。倚靠在亭子边,搔首问天,天应该知道我的心情。
人与景色,都已不如从前。你我都是过客。我们相聚一笑,共同享受这笙歌箫笛的乐趣。
年老了可怜酒杯渐减,醉来就随意拍打栏杆。明天的烟水将挂起征帆,依然会思念这段时光。
作者介绍:
吴潜,字文恭,号听雨,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长翁的宴会上,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离愁别绪。
《满江红 其十三》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痴霭顽阴”开篇即以迷蒙的景象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内心的孤寂。接着,通过“便放出一轮金镜”,引入月亮的意象,象征着清晰与明亮,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开始与自然对话,倚亭皋搔首问天,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思索。最后几句以对酒的描写结束,既有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的交织。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惆怅与期待,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镜”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明镜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绝望
B. 期待
C. 无所谓
“倚亭皋搔首问天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疲惫
C. 困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潜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吴潜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