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4:26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
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
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人生能有多少年,最终都归于无形。
想到你们皆已去世,世间万事令人伤心。
慈母尚未入土为安,女儿却只有十岁。
冷寂的郊外,传来凄凉的哭声。
浮云漫天,苍茫无际,飞鸟也无法鸣叫。
行人多么孤独,白天显得格外凄清。
回忆往昔你在时,曾问我为何无所成。
劝你不要太早苦恼,这样你将一无所成。
旧友各有自己的馈赠,却比不上生前的相聚。
我辜负了你,不止一条路,痛哭声中回到柴荆。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玄宗,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常表现出道家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在政治上也有一定成就,曾任多个官职,生活于盛唐时期。
《哭殷遥》写于王维失去朋友或亲人之际,作品流露出深切的哀伤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出唐代士人的情感与思考。
《哭殷遥》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沉思的诗作。开篇以“人生能几何”引入,瞬间引起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无奈与哀痛。诗中通过“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展现出生死的无情,尤其是母亲尚未安葬,孩子却已年幼,这种对亲情的描绘让人心生怜悯。
接着,王维以“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描绘了孤独和冷清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浮云和飞鸟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表现出人们在生活中常感到的孤独和无助。诗中“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行人在白昼中的孤寂,与生命的惨淡相呼应。
最后,王维通过对旧友的回忆,感叹于世事的无常与人情的薄凉,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时光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王维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短暂、亲情脆弱的思考,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惋惜,传达出深刻的生命哲学和情感体验。
《哭殷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慈母未及葬”是什么意思?
A) 母亲已经去世
B) 母亲尚未安葬
C) 母亲在世
“浮云为苍茫”中的“苍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常与悲凉
C) 平静
王维的《哭殷遥》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加沉重,侧重于对亲情的哀悼,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