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至

《春至》

时间: 2025-05-01 01:11:41

诗句

闰后阳和乐不禁,还将动静印天心。

借留腊意梅藏玉,指点春容柳转金。

冗夺渐疏诗领略,情钟须索酒追寻。

玉京山色{共阝}亭水,自与丝桐作赏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1:41

原文展示

春至
作者:曹彦约 〔宋代〕

闰后阳和乐不禁,
还将动静印天心。
借留腊意梅藏玉,
指点春容柳转金。
冗夺渐疏诗领略,
情钟须索酒追寻。
玉京山色共阝亭水,
自与丝桐作赏音。


白话文翻译

在闰月之后,阳光和暖,欢乐无法抑制,
动静之间的变化在天空中显现。
借着腊月的余韵,梅花藏着玉般的清香,
指引着春天的容颜,柳树摇曳如金。
渐渐地,诗的领悟变得稀疏,
心中情感只能通过酒来追寻。
玉京的山色与亭水交融,
自然而然与丝竹乐音共赏。


注释

  • 闰后:指农历的闰月之后。
  • 阳和:阳光温和,象征春天的到来。
  • 腊意:腊月的气息,表示冬天的余韵。
  • 梅藏玉:梅花像玉一样清香。
  • 转金:柳树的颜色如同金色,象征春天的繁荣。
  • 冗夺:意指诗歌的情感变得稀疏。
  • 玉京:指传说中的天宫或美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春至》创作于春季之际,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期许。


诗歌鉴赏

《春至》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诗中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开篇以“闰后阳和乐不禁”引入春天的到来,阳光的温暖不仅带来乐趣,也带来新的希望。接着,诗人用“梅藏玉”的意象,传递出冬天的余韵,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柳树被描绘为“转金”,在春风中摇曳,象征着新生与繁荣。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提到“冗夺渐疏诗领略”,暗示了自己对诗歌理解的逐渐模糊,但通过“情钟须索酒追寻”,说明他仍在努力追求情感的真实。这一反差,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样。

最后的“玉京山色共阝亭水,自与丝桐作赏音”,将自然的美与音乐的韵律结合,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闰后阳和乐不禁:春天的阳光温暖和煦,带来无尽的欢乐。
    • 还将动静印天心:春天的动静变化在天空中留下印记。
    • 借留腊意梅藏玉:腊月的气息仿佛藏在梅花之中。
    • 指点春容柳转金:春天的到来使柳树变得如金色般耀眼。
    • 冗夺渐疏诗领略:对诗的理解逐渐模糊。
    • 情钟须索酒追寻:情感的追寻只能借酒助兴。
    • 玉京山色共阝亭水:美丽的山水在一起构成和谐美景。
    • 自与丝桐作赏音:自然的声音与乐音交融,让人陶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藏玉”比喻梅花的清香。
    • 拟人:春天的动静被赋予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对仗工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 梅花:代表坚韧与优雅。
  • 柳树: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繁荣。
  • 山水:自然的美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闰后阳和乐不禁”意指什么? A. 春天的阳光带来欢乐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A

  2. “梅藏玉”中的“玉”比喻的是? A. 冰冷
    B. 清香
    C. 金色
    答案:B

  3.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忧伤
    B. 期待春天的到来
    C.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忆李白》: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日忆李白》与《春至》均描绘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后者则突出自然的生机。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中四咏 其一 珊瑚 零陵 清溪渔隐 岳阳楼·春色醉巴陵 西园梨花春晚开一枝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五首选一) 感怀 其八 感春 故山春日(四首)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轮流 任重道悠 野居穴处 包含树的成语 你谦我让 庐宅 緑文赤字 谐俗 腹背相亲 朱干玉戚 桩管 包含管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