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窠赠王元聘

《水窠赠王元聘》

时间: 2025-04-26 14:06:47

诗句

对此一拳石,便有沧洲趣。

可笑祖龙痴,辙环山海路。

赢得鲍鱼腥,属车无觅处。

何如蓬荜人,低头檐下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47

原文展示

水窠赠王元聘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对此一拳石,便有沧洲趣。
可笑祖龙痴,辙环山海路。
赢得鲍鱼腥,属车无觅处。
何如蓬荜人,低头檐下住。

白话文翻译

这块拳头大的石头,便让人感受到沧海桑田的趣味。
可笑的是,祖龙(传说中的龙王)竟然执迷于寻找通往山海的路径。
虽然得到了鲍鱼的腥味,然而车马却无处可寻。
不如那住在蓬草茅屋下的人,低头安静地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拳石:拳头大的石头,象征小而有趣的事物。
  • 沧洲:指广阔的海洋,表示大气的境界。
  • 祖龙:传说中的龙,象征追逐远大理想的痴迷。
  • 辙环:车辙的回环,表示旅途的艰辛与迷茫。
  • 鲍鱼腥:指美味的食物,但与渴望的旅途形成对比。
  • 蓬荜:用草和茅草搭成的简陋房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典故解析:

  • 祖龙:在古代神话中,龙被视为力量和权威的象征,但在此诗中表现出其痴迷和无果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华,号云峰,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与朋友王元聘的交往中产生的,表达了对追求高远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批判了追逐名利的愚蠢。

诗歌鉴赏

姜特立的《水窠赠王元聘》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一句“对此一拳石,便有沧洲趣”,通过对小石头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诗人以小见大,展现了自然的无限魅力。而接下来的“可笑祖龙痴,辙环山海路”,则引入了对追求理想的思考,祖龙的痴迷象征了那些执着于名利、地位的人们,反衬出他们的盲目与无知。

“赢得鲍鱼腥,属车无觅处”一句,反映了追求欲望的空虚感,尽管得到了美味的食物,但车马却无处可寻,暗示了对人生追求的迷失。最后一句“何如蓬荜人,低头檐下住”,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选择,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也胜过那追名逐利的繁华。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情感基调深沉而不失轻快,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对此一拳石,便有沧洲趣:感受到大海的趣味,象征对自然的陶醉。
  2. 可笑祖龙痴,辙环山海路:批判那些执迷于追寻远大理想却迷失方向的人。
  3. 赢得鲍鱼腥,属车无觅处:尽管得到了美食,但失去了方向,反映追求的空虚。
  4. 何如蓬荜人,低头檐下住:阐述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前面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拳石”比喻小而有趣的事物,反映自然的魅力。
  • 对比: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强调生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人生意义的反思,强调宁静和简朴生活的价值,批判对名利的盲目追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拳石:象征微小却充满趣味的事物,反映自然的美好。
  2. 祖龙:象征追求理想的执迷与痴呆。
  3. 鲍鱼腥:象征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但却是空虚的。
  4. 蓬荜人: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祖龙”象征什么? A. 高尚理想
    B. 追逐名利的痴迷
    C. 自然的美好
    D. 贫穷生活

  2. “何如蓬荜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向往繁华
    B. 崇尚简朴
    C. 追求名利
    D. 渴望旅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 姜特立《水窠赠王元聘》与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名利的批判,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姜特立诗集》

相关查询

游故王驸马池亭 送人入蜀 及第后送家兄游蜀 闲居 观廉女真葬(女真善隶书,常为内中学士) 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 赠弘文杜校书 赠南岳僧 赠友人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附凤攀龙 长安道上 家吏 打马虎眼 隶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席薪枕块 鬲字旁的字 岠虚 樵苏失爨 迁蝗 叨沓 刀字旁的字 欲盖而彰 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凋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