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7:52
西江月 故乡新貌二首 其一
作者:茅盾
祖国红花开遍,故乡喜沾余妍。
新装改换旧垄阡。
县委领导关键。
双季稻香洋溢,五茧蚕忙喧阗。
工农子弟竞攻坚。
那怕科技关险。
全诗翻译:
祖国的红花在各地盛开,故乡沐浴在这美丽的余晖之中。
新装饰替代了旧的田间小路。
县委的领导尤为重要。
双季稻的香气四处弥漫,五茧的蚕虫在忙碌地叫嚣。
工农子弟们竞争着奋发向上。
即使面对科技的挑战也毫不畏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故乡新貌的描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改革的成果。
作者介绍: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木华,浙江嘉兴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民族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值农村改革开放的年代,反映了农村面貌的焕然一新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向上。
茅盾的《西江月 故乡新貌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家国情怀和对故乡新变化的赞美之作。全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祖国繁荣昌盛的景象,尤其是故乡的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句“祖国红花开遍”以红花象征祖国各地的美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紧接着的“故乡喜沾余妍”则生动地表达了故乡因祖国的繁荣而沐浴在美丽之中,情感真挚。
在描绘家乡的变化时,诗人提到“新装改换旧垄阡”,用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农村面貌的更新与发展,展现出改革的成效。接下来的“县委领导关键”,则强调了政治领导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领导力量的重视。
诗中“工农子弟竞攻坚”和“那怕科技关险”两句,表现了在新形势下,工农群体不畏艰难、勇于迎接科技挑战的精神面貌,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新貌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充满了乐观主义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蕴含着对故乡发展变化的欣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新社会中的自信与奋斗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装”是指什么?
作者强调的“县委领导关键”反映了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晓》相比,茅盾的《西江月》更侧重于社会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感与责任感,而《春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