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5:06
徐俨夫的《西江月》
曲折迷春院宇,
参差近水楼台。
吹箫人去燕归来,
空有落梅香在。
花底三更过雨,
酒阑一枕惊雷。
明朝飞梦隔天涯,
肠断流莺声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院落,曲折的道路让人感到迷惘,楼台在水边参差不齐。吹箫的人已经离去,燕子却回来了,唯有落梅的香气依然萦绕。花下的夜晚经过了雨水的洗礼,酒饮到尽头,枕边却传来雷声。明天的梦境与天涯相隔,让我肠断于流莺那断断续续的鸣声之中。
“燕归来”指的是春天的到来,燕子是春天的象征;“流莺声碎”中的“流莺”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和柔情,而“声碎”则表现了对这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暗示着离别的痛苦。
作者介绍:
徐俨夫,宋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西江月》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文人寄情于自然,借景抒情的风格盛行。这首诗通过春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离别的哀伤。
《西江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逝去。诗中,春院的曲折和楼台的参差,营造出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象征着生活的复杂和变化。吹箫的人离去,带走了欢乐,而燕子的归来又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这种对比使得落梅的香气显得无比孤寂,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美好,如今却已不再。
后半部分,夜雨与酒阑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绪,雷声的惊醒更是打破了那份宁静,暗示着内心的动荡。最后一句“肠断流莺声碎”,以流莺的鸣叫引发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令人心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一个对生活有着独特感悟的诗人形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哀伤,表现了生活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曲折迷春院宇”主要描绘的是?
A. 春天的美好
B. 生活的复杂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B
填空题:诗中的“空有落梅香在”表达了___的情感。
答案:孤独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燕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答案:正确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徐俨夫的《西江月》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徐俨夫更注重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集中于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