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0:5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0:50:04
初凉与次公子共读书册
暑嬾皈投簟,凉醒打当书。
罢吟唇欲裂,起坐膝难舒。
汲古微澜动,悲秋小雨余。
五言未针线,百过且阶除。
在初凉的日子里,我与次公子一起读书。
夏天的慵懒让我躺在席子上,凉意袭来让我清醒。
吟诵到停下时,嘴唇仿佛要裂开,起身坐下时,膝盖也无法舒展。
翻阅古书时,轻微的波动让我感到秋天的悲凉,细雨仍在飘落。
五言诗尚未完成,百次修改还在继续。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描绘的意境和情感与古代文人对秋天的感受、对古诗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人常在秋天吟咏,感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诗中“汲古”即体现了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和推崇。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诗、文、词,尤其以诗名世。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的语言描绘生活和自然景象。
这首诗作于初秋,正值暑去凉来的时节。诗人和友人共读书册,体现了文人之间的雅趣和对文化的追求。夏秋交替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初秋的凉意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和次公子共享读书时光的情景。开头的“暑嬾皈投簟”生动展现了酷暑带来的懒散与休闲,随即转入初秋的清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凉醒打当书”则揭示了环境变化带来的清醒感,诗人从慵懒中回归思考,体现了读书的乐趣与沉浸。接下来的“罢吟唇欲裂,起坐膝难舒”传达出诗人在吟诵过程中的疲惫和不适,让人感受到读书时的专注和投入。最后两句通过“汲古微澜动,悲秋小雨余”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渴望和秋天的忧伤,形成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与人文,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季节变迁的感慨。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本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文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古文化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在读书中寻找精神归属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初秋的清凉与读书的沉浸,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的情感氛围,表现了诗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中提到的“暑嬾”主要指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懒惰
C. 秋天的清凉
D. 春天的温暖
“罢吟唇欲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兴奋
B. 疲惫
C. 快乐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汲古”是什么意思?
A. 吸取现代知识
B. 阅读古书
C. 创造新诗
D. 研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