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34
打成大错一毫差,万里去寻留子嗟。
微管闲思齐仲父,赐奴长价汉浑邪。
道穷怜我空忧国,句好知君定作家。
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
全诗翻译:
一丝差错就可能酿成大错,万里之外我追寻着留给子孙的遗憾。
我闲来思念齐国的仲父,渴望能得到汉朝的高价。
在前路尽头,我悲伤地忧虑着国家的命运,知道你一定会成为文人。
我想与你共乘帆船,去欣赏你在灵槎上所作的美丽诗篇。
胡铨,字廷舜,号松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胡铨的诗多以抒情为主,常表达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
这首诗写作于送别朋友黄舜杨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惜别之情。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以及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忧虑。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忧虑。诗的开头“打成大错一毫差”,以极富哲理的方式引入主题,表达了对人生和国家前途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齐仲父的怀念,隐喻了对智慧与理想的追求。
诗中“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愿与友人共游,享受诗歌带来的乐趣。这种向往与现实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胡铨的用词精炼,意象生动,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思索。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兼具了哲理的深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自身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反思。
“打成大错一毫差”中,“毫差”指的是什么?
“便欲相携趁帆饱”中,诗人想和朋友做什么?
“灵槎”象征什么?